这是我自用的一把石瓢壶。
如果以“高矮胖瘦、比例、角度”等外在型体指标来看,此壶差矣;或许有人说:妥妥的一枚“学徒壶”!
外形上看,这把壶最明显的“问题”——是壶把有点“怪”,与身桶的比例、角度不怎么和谐,似乎被故意往外拗扯了一下!
确实如此,是制壶匠人刻意为之!为何?是为了避免持壶时,食指的指背,挨着了壶身被烫着!“壶为茶器”的根本宗旨,跃然眼眸!——这不是学徒工会注意到的细节!
制壶时,解决这“受蜗居”的办法,可以通过放大壶身尺寸,增加壶的容量,进而能同步放大耳把,避免“烫指”现象的出现。
但如果是客户指定了小容量(200cc-)的、这样子的石瓢壶,要确保壶的型制比例和谐,就颇费周折了!可以想象,工手在制作此壶时,内心一定经历过“挣扎”,但最终还是选择“壶要好用”的实用原则!
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而选择了实用,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老一辈紫砂匠人!
我们普通人选壶、买壶,真的不能以“顾景舟作品”标准来要求,因为制壶匠人不是顾景舟!顾景舟——五百年才出一个!
后记:本文,因今天观看某自媒体视频,有感而发。就壶论壶,不针对任何人。(宏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