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物故事的主角,是一件唐代时期的长沙窑青釉“荼埦”。
为什么是“荼”、“埦”这两个奇怪的字呢?
为什么不是“茶”“碗”呢?
在解开这个谜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长沙窑。
长沙窑为唐代名窑,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唐中后期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以烧造生活用瓷为主。
唐代 长沙窑青釉“荼埦”
此碗器型与别的茶碗无异,高5.1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5.0厘米,碗内底心有“荼埦”二字刻款。
在“茶”字形成之前,荼和槚、荈、蔎、茗等都曾用来表示过茶。在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里,共有七处出现“荼”字,其中《诗经•邶风》中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
手绘:古老的茶字
在唐代以前,茶具和酒具、水具常常一器多用。
长沙窑青釉“荼埦”的出现是此类型碗作为茶碗的有力证明,也说明了唐代已经有了专用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