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以竹入壶,是清初以来的传统。以物抒情,颂竹之品格,赞竹之境界,紫砂艺人多有表现。然而以方器为创意造型的竹壶,紫砂领域并不多见。而“四方竹鼓”壶,正是这种构思的精品佳作。此壶综合了紫砂方器、花器、筋纹器的工艺技法,神形兼备的气韵,足见技艺之精湛。是范大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紫砂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后来的紫砂艺人奉为圭臬。
四方竹鼓 范大生制(壶铭:诸如君子静追随)
范大生(1874-1942),字绳武,号承甫,世居宜兴丁蜀西望圩村。师从紫砂名家范鼎甫,善制“合菱”“合桃”“竹鼓”“鱼化龙”等壶,作品生动传神,富有情趣,享有“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美誉。范大生曾受聘于宜兴利永陶业公司、吴德盛陶号、上海铁画轩等陶器公司制壶。值得一提的是,他精心创作的大型陶塑“雄鹰”曾在1935年英国伦敦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范大生成名甚早,得益于他自年少时随父母学陶,后又得到兄长范鼎甫亲自指导。最重要的是,范大生勤奋好学,黎明即起,夜深而息,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渐渐形成独特的自我风格。由其创制的新品端庄大方、素净简练、制作严密,深受人们喜爱,“大生壶”声名远播。民国时期范大生又获国际大奖,从此“大生壶”名扬海外,并赢得“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美誉。
整把壶是竹筒造型,又具有竹节筋纹相结合的壶身体貌。四方承圆,嵌盖穹起,整体壶身仿佛是变通的鼓形。在形体和轮廓上,它方圆寓合,线条曲直并蓄。在鲜明的对比中,运用线、面、体等平线的过渡与衔接,达到了壶体的曲张与协调。
壶流、壶把及壶纽,皆作竹节装饰,生动写意,虚实相间,让整把壶跳脱出敦实,呈现出凌虚的优雅。
壶的每个棱角都被处理成椭圆角,隐现着中国人圆通善变的处世哲学。
1933年的《宜兴陶器概要》将范大生列为向全国、世界推介的“三大名技”之首,由此观,范大生是近代紫砂史,也是整个紫砂史上的以为技艺集大成者。
华荫棠先生一百零一岁时对范大生有这样一个评价,“壶艺泰斗范大生,厚德搏艺志气高,展翅雄鹰巧夺天工,英国伦敦勇夺国际金奖,扬中国威风为中国争气。范大生为国争光的先驱,范大生紫砂人的榜样,范大生宜兴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