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饮茶的历史十分悠远,早在千余年前的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就载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茶道之行,也启蒙了全世界的饮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海之隔的日本。翻开历史,中国茶文化曾经三度对日本产生影响,第一波是唐朝的饼茶煮饮法,传入日本皇室之后,兴起「弘仁茶风」;第二波是宋朝的末茶点饮法,自鎌仓时代起陆续影响日本当权的武士阶级,形成举世知名的抹茶道;第三波是明代的叶茶瀹泡法,受到日本江户时代文人阶层的欢迎,形成煎茶道。
明 隐元禅师所用时大彬款宜兴紫砂壶 京都万福寺藏
平安时代的「弘仁茶风」影响仅及于宫廷士大夫阶层;鎌仓时代开始传入的抹茶道,在融入佛教思想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已然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对吾人而言,年代最浅近的煎茶道,反而最具亲切感。主要的原因:其一,煎茶道的饮茶法源自明朝的江南茶法与闽粤工夫茶法,这与今日我们使用的小壶茶法一样,都是叶茶瀹泡法。其二,煎茶道的主要推动者是崇慕中华文化的日本文人,而非皇室或武士阶级,这些骚人墨客讲究风雅清贫的自在茶风,所使用的茶器具也大多数是明清时期中国文人书斋习见之物,彼此在器物品味上较为接近。
隐元禅师像 黄檗山万福寺藏
明 隐元禅师携日宜兴紫砂壶 京都万福寺藏
这些日人所谓的「唐物」,在江户时代辗转穿越中国政府几番的「海禁」政策,以及日本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从长崎登上东瀛。数量可观的中华文物与书籍吸引了大量的日本文人与茶客,他们把中国的儒学著作《论语》、《孟子》、《理学全书》溶入茶事生活,为煎茶道披上浓厚的文人色彩。加上当时主流的抹茶道充斥教条化,过于追求器物精美,「竞倾产以供夸具」、「天下竞入其彀」,使得新兴的煎茶道所树立的「清风」得到发展的契机。
煎茶道始祖卖茶翁高游外 田能村直双画
被称为煎茶道始祖的卖茶翁高游外在《梅山种茶谱略》说:「今日游荡俗僧,滥行茶事,附逐世尘,且标榜遵循古人,实与古人之茶有天壤之别。」又说:「智水满于内,德泽溢于外之余,始及于风雅茶事。」这种针对当时日本茶道的反俗哲理,为后世的煎茶文化擎起大纛,奠定了煎茶道往后数百年的根本理念。
从历史经验可知,每一种新兴茶法之更迭,必然启动新兴茶道具的多元涌现。日本煎茶道的拥护者是一群孺慕中华文化的文人雅士,因此热衷采用中国输入的「唐物」转化为茶道具。此外,与煎茶道有血缘关系的闽粤工夫茶法,素来推崇旧物,「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相对也使煎茶道具带有浓厚的古翫色彩。志同道合的煎茶文人常聚于书斋,不拘格式地设席饮茶,赋诗作词,共赏器具和书画,极尽文房清翫之趣,此谓之「茗燕」。我们从明治时代印行的《青湾茗燕图志》、《青湾茗宴书画展观录》和《圆山胜会图录》等书籍的具体描绘,可以看到许多煎茶席宛如中国文人书斋风景,这或者也是另一种「清风」。
茶会图录
物缘如潮,散聚无常。
这厢,随着日本近数十年现代化的步伐,人走茶凉,昔日吟咏文会的煎茶席逐渐隐入历史。那厢,廿一世纪华人收藏大潮却又澎湃激越,势不可挡。于是过去数百年来辗转东渡的「唐物」,如燕鸟归巢,如落叶归根,纷纷回到原乡。这是中日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躬逢其盛的你我,有幸地见证了这一页历史篇章的书写过程。又有些人更幸运地,参与了历史——林俊杰先生便是其一。
梨皮俱轮珠茶壶
朱泥俱轮珠茶壶
万丰顺记款紫泥壶
紫泥笠盖诗款壶
俊杰兄因为职务关系,驻日十余年,本于知识分子的知觉,他对于中日文化交融下的茶文化面相,既有感叹,更有省思,进而产生一股文化使命感。他拜入历史悠久的花月庵流,追随香坡家元学习正统煎茶道。此外,他也本着爱物、惜物的初心,遍访各地古董店、道具商,尽其所能地收集流散异乡的煎茶道「唐物」。
唐物宜兴紫砂水注
唐物宜兴紫泥水注 陈文卿制
唐物宜兴紫泥水注 陈文卿制
朱泥茶铫 金士恒制
或许是因缘俱足,也或许是精诚所至,俊杰兄以恭谦敬谨的态度,打动了不少原本严肃保守的收藏家、工艺家、古董商。不过十数年光景,他以受薪阶级有限的财力,却收得了千余件各式茶道具!尤其感人的是,日本著名收藏家酒井庆治先生临终前,愿将一批珍贵器物「托孤」赠与俊杰兄!这除了让人感受到两人珍贵的忘年情谊与襟怀之外,更呈现出收藏家谦卑的生命哲思——面对悠悠文物,我们永远只是暂得的过客!
经过多年的求索与研究,俊杰兄的大作即将付梓,奉命谨缀数语,爰为附骥小序。
文末谨藉王羲之《兰亭集序》聊托心迹: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朱泥水平壶一双
朱泥梨形壶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