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宫内有宫灯,
宫灯不与明月同。
灯影恍惚金殿下,
不照团扇赶秋风。
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体浓厚的传统气息。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建都洛阳后,为庆贺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之后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并融入陶瓷造型中。
宫灯,顾名思义,就是宫廷中用的灯,主要是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
《清朝野史大观》有载:“定制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御前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燈盞數對。”可见于清代时,宫灯已然成为皇帝奖赏王公大臣的赐物。
而紫砂宫灯壶起源则较晚,相传在清代雍正年间,从历史传器看来,清早期的紫砂茗壶,其造型气度浑厚,比例协调,仅以器形身线的变化或开光加强装饰效果,崇尚“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此类宫灯以大壶居多,且做工略粗,诸如这一件宫灯,如此精工而尺寸偏小,为传世之罕见。
▲ 清 王南林制紫泥宫灯壶
壶作宫灯式,高颈髙圈足,嵌盖鼓起,圆柱钮,三弯流,圆弧把,整器浑圆大气。清盛世的紫砂茗壶,其造型气度浑厚,比例协调,不附加装饰,仅以器形身线的变化或开光加强装饰效果,凸显细腻的泥质,崇尚“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此造型有别于一般常见宫灯式,尤其以壶钮的搭配别具特色。底款篆书四字阳文“王南林制”,壶内有连星纹印记。
王南林,清代著名陶艺家,有《素身圆清壶》传世。号南林,家羽后身,即自诩为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紫砂著名大师之一,善制茗壶等砂器。造型刻意仿古,以商、周、秦汉青铜器为蓝本,镌刻古雅精美,且件件结构匀称。喜用紫砂团泥制作,成品如古金铁。创紫砂“炉均”釉装饰,善制彩釉砂壶。
▲ 王南林制加彩宫灯壶
壶作宫灯式,嵌盖鼓起,圆型钮,三弯流。圆弧把,整器浑圆大气,造型气度浑厚,壶身粉彩描绘山水楼台。底款篆书四字阳文“王南林制”款。
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载:“南林,乾隆时人,所制浇釉宜壶,每绘粉彩花鸟。净身浇釉宜壶本创于明季,惟粉彩花鸟盛于乾隆朝。南林传器,有‘王南林制’篆书方印。”
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说:“王南林,当时亦颇有声望,但观其遗作,亦仅以浑朴胜,未及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