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师耗时20年,终成价值连城的紫砂国宝

作者:紫砂之家官方 更新时间:2022-07-24 15:07 阅读:673

【候选理由】


它众口皆碑,体现了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和意境美,被奉为时代的经典。一个“提”字,道尽了它的精髓,一个“璧”字,折射出它的万种风情。它就是提璧,可谓应形应景,实至名归。


提璧


两位大师耗时20年,终成价值连城的紫砂国宝


提璧壶


提梁壶,扁圆柱形壶体,雍容大度;壶盖似一块古雅的玉璧,严丝合缝,再嵌入一块微微凸起的扁圆钮,形如大小两块玉璧,相映成趣;壶口用一道云肩抽线和壶身分隔,颈项跌宕,挥洒自如。壶肩面平弧展开,端庄稳重。壶身向里微微收拢,豪放自然。壶流从底部弧线顺势胥出,修长微曲。提梁把凌空而起,虚实相间,曲直刚柔,极具匠心。整体轮廓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线面简洁明快,寓巧丽于刚健之中。


提璧壶的两位功臣


“我恋紫砂无釉彩,相见如人披肝胆,不靠衣衫扶身价,惟以本质令人爱”。这是一首阐述对紫砂挚爱的诗,诗的作者是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透过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一名艺术工作者对紫砂的痴迷。他正是提璧壶的最初设计者——高庄教授。


两位大师耗时20年,终成价值连城的紫砂国宝


顾景舟正在制作提璧壶


提璧壶的另一位功臣,就是它的制作者——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正是他用精湛的技艺,在高庄原创的设计上丰富润色,再创作,留下了一把独具魅力的经典紫砂造型。它,始于高庄,成于景舟。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高庄到厂交流学习,在这里,他与紫砂泰斗顾最舟一见如故,一个是懂手艺的文化人、 一个是懂文化的手艺人,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凭借多年的制壶经验,顾景舟在高庄教授的设计基础上,从紫砂制作的实际出发,经过多次调整与改动,终于完成了提璧茶具从纸面到立体的制作。


提璧邮票


两位大师耗时20年,终成价值连城的紫砂国宝


提璧邮票


顾景舟是个对艺术非常严谨的人,对待每件作品都精益求精。自1956年第一把提璧壶做成后,他总觉得还有提升改善的空间。在此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间断过提璧壶的制作改良,试图找出最完美的壶型结构。1978年, 提璧壶最终定型,成了当时艺术圈内热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1979年邓颖超访日时,特地选取这套茶具作为国礼送给日本首相。


1992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了(宜兴紫砂陶》邮票,一套四枚,三枚均为古代传器,提璧壶作为唯一一件现代作品入选,更广范围地被大众所熟知。高庄用现代的美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玉璧设计,在笔尖上塑造了提璧的雏形,而顾景舟则赋予了提璧灵动多姿的生命。


顾景舟11件提璧组壶


两位大师耗时20年,终成价值连城的紫砂国宝


顾景舟11件提璧组壶


由顾景舟精心设计(高庄共同参与设计),精心制作,精心修改的国之瑰宝提璧壶,是顾景舟一生花费最多,耗费时间最长,制作最精湛的经典代表作。华丽蜕变的背后可以看到老辈紫砂艺人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可以领略体会她们的艰苦奋斗,努力探索,刻苦态度。


顾景舟在工艺上的精益求精,设计上一丝不茍,工具改制上严格的要求,无不在提璧壶上反映出来,无不为当今陶艺人的楷模,正是这种时刻追求进步的信念,激励着宜兴紫砂人勇往直前,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


提璧赏析


两位大师耗时20年,终成价值连城的紫砂国宝


许俊涛《景舟提璧》 编号:34310


两位大师耗时20年,终成价值连城的紫砂国宝


杨志仲《提璧》 编号:15137


提璧壶称之为国之瑰宝,当之无愧,该壶无论在材质,造型,工艺技法,日用功能,内涵,把玩,形式,还是内容上,都笔笔生花,处处显力,无不灵秀,无不精神,力度凝重,格调清心,气势端庄,风韵别致。不愧为紫砂光货体系中素器裸胎艺术的杰出代表,经典之作,不愧为紫砂光货造型艺术体系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也不愧为受世人珍重,喜爱,崇尚,追索。


随机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