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作者:朴知紫砂文化 更新时间:2022-07-26 00:54 阅读:198

点击标题下的“紫砂茶器与茶文化知识”一键订阅关注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宜兴丁山白宕窑户鲍四房和陈德隆合资,在新加坡开设「鼎生福」陶器店-------------------------------------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宜兴鼎蜀镇窑户张士清,在杭州开设「张万隆」陶器店。-------------------------------------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当代紫砂名师徐汉棠、徐秀棠之父徐福康和徐锦生(名宣常)在宜兴蜀山南街开设「福康」陶器店,以葫芦「福康」为标记,后更名为「新福康」。-------------------------------------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赵松亭创办「艺古斋」。-------------------------------------1909年(清宣统元年)潘宝仁创办「阳羡紫砂陶业公司」。-------------------------------------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10年(清宣统二年)宜兴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和宜兴物产会生产德「海竹顶紫砂壶」、「宝鼎壶」、「传炉壶」和「大柿壶」,获南京「南洋劝业会」金牌奖。 窑户鲍挺钧、鲍驹昂、葛半山和周酉叔,四人合股在江苏无锡开办「信泰」陶器店。 窑户鲍驹昂,在江苏无锡开办「鲍晋泰」陶器店。 窑户鲍挺钧和鲍驹昂,合资在常州开办「永泰昌」陶器店。-------------------------------------1912年宜兴鼎山白宕窑户葛翼云(葛德和陶器公司店主)和日本商人合资,在日本名古屋市,开设主销宜兴产品的陶器店。 戴国宝在上海新北门吉祥街创办「铁画轩」陶器店。 民国初年,宜兴鼎蜀镇人吴汉文在宜兴县城开设「吴德盛陶器行」,为当时专营紫砂的唯一商号。 周文伯在宜兴蜀山兴办的「利用陶业公司」于1912年成立「陶工传习所」,特建造龙窑一座,招收20名紫砂艺徒,老师由俞国良、邵云儒担任。-------------------------------------1914年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聘请樊均、葛翼云两人为参加美国三藩市「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宜兴陶器公司名誉经理。 窑户华荫棠在宜兴丁山边开设「华万隆」陶器店。-------------------------------------1915年「葛得和陶器店」和「利用陶器公司」生产的紫砂器,在美国三藩市「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二等奖。 宜兴鼎蜀镇成立紫砂业公所、缸业(粗货业)公所、黑货业公所、砂贷业公所和溪货业行会、同时成立。窑户陈荣川,在无锡开办「陈隆福」陶器店。 窑户鲍明亮,在上海独资开办「鲍信源祥」陶器店。 窑户鲍增泽,于民国四年在镇江、民国十九年在南通、民国二十六年在苏州,先后在三地独资开办「鲍信盛」陶器店,三地均用同一店名。-------------------------------------1916年吴汉文创办「宜兴吴德盛陶器行」。 陈元明在宜兴东街开设「陈鼎和陶器店」。 「宜兴利用公司」在上海豫园设立「利永陶器店」,由邵惠如负责。-------------------------------------1917年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宜兴蜀山成立。招聘有职员技工十七人,徒工四十多人,年产茶具、花盆、文具、罐和鼎等12万件。-------------------------------------1920年「利用公司」改名「利永公司」。-------------------------------------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21年利用公司在蜀山开办「利用陶工传习所」,招收和培养紫砂艺徒,并建造龙窑1座。其时,宜兴鼎蜀镇紫砂生产,主要分布于蜀山、潜洛和上袁一带地区,烧造紫砂的龙窑有十座,年产达100多万件。-------------------------------------1923年宜兴丁蜀镇窑户高汝舟、鲍驹昂、高芝盘和沈秀林,四人合资,在杭州开办「源隆顺」陶器店。-------------------------------------1925年宜兴鼎蜀镇窑户邹永常,曾在上海经营铁画轩陶器店。「吴德盛陶器行」又在上海开设「吴德盛」分号。-------------------------------------1926年利永公司紫砂大花瓶和多式茶具杯碟,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特等奖。------------------------------------1927年1927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使洋瓷大量进口,充斥市场,严重影响国内陶业生产。-------------------------------------1928年窑户邹新谷,在无锡独资经营「邹裕大」陶器店。 窑户鲍驹昂,在江苏南通独资经营「瑞泰」陶器店。 窑户周谦绅,在浙江杭州独资经营「正大新」陶器店。-------------------------------------1930年宜兴紫砂在比利时行的「列日国际博览会」获银牌奖。窑户鲍挺钧,在江苏常州独资经营「永大昌」陶器店。窑户鲍驹昂,在江苏常州独自经营「永泰」陶器店。窑户周谦绅,在上海独资经营「益大新」陶器店。-------------------------------------1931年美国芝加哥举行「世界工艺博览会」中国参展作品在上海预展。 朱可心「紫砂竹节鼎」为宋庆龄定购。现藏上海宋庆龄故居。 「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内设「陶工科」,次年改名为「窑业科」。-------------------------------------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32年紫砂从业人员达六百多人,全年共烧紫砂器140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42万元,年产值已占宜兴陶瓷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并直接接受日本、东南亚等国订货,为近百年宜兴紫砂生产特盛的一年。 紫砂名家朱可心、程寿珍、俞国良、吴云根和范福奎创作的「云龙紫砂鼎」、「掇球紫砂壶」、「仿古壶」、「传炉壶」等,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工艺博览会」展出,均获优秀奖。窑户周谦绅,在江苏常州独资经营「恒大新」陶器店。-------------------------------------1933年窑业科与宜兴职业学校脱离,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简称「省宜陶」,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学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厂,并借用陶器工厂作为学校的实习工厂。首任校长为日本东京帝国工业大学毕业的王世杰。吴云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担任教师兼实验工厂技师,从此改变了一师一徒的传授方法,而是多师多徒的群体授课。-------------------------------------1934年紫砂、粗货(缸业)、黑货、溪货、黄货五个行业,合并组成陶业公会。 抗日战争前,由于日本不断提高紫砂进口关税,并在常滑等地仿制紫砂陶以及民国23年的大旱灾,削弱了人民的购买力,致使紫砂生产逐渐衰弱。 窑户华荫棠在浙江杭州,经营“信昌”陶瓷店。 李景康、张虹着《阳羡砂壶图考》在香港出版。-------------------------------------1935年紫砂名师范大生创作的紫砂雕塑“鹰”,在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荣获金奖。-------------------------------------1936年这年是宜兴窑场景况最好的一年,全年共烧4740窑,年产值达440余万元。-------------------------------------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八年抗战时期,七座紫砂窑,100多间厂房被毁、技工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烧造紫砂壶不足千把,产量仅占抗日战争前的57.8%,宜兴陶业一蹶不振,陶业生产濒临绝境,下降到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当代陶刻好手毛国强的父亲毛顺生在宜兴鼎蜀镇蜀山南街开办“毛顺兴”陶器店。-------------------------------------1943年当代紫砂大师蒋蓉的父亲蒋宏泉在宜兴蜀山南街开设“宜兴宏生厂”。-------------------------------------1945年窑户鲍耀生,在上海独资经营“鲍理泰”陶器店。窑户鲍四房,在浙江乍浦独资经营“鲍同泰”陶器店、在上海独资经营“鲍鼎泰”陶器店。-------------------------------------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陶业生产复苏,发展缓慢。江苏省建设厅,组建“丁蜀第一陶器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粗货茶器。 宜兴人鲍曜生在上海关桥开设“鲍生太”陶器店。-------------------------------------1947年宜兴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社制作的紫砂壶,在“江苏省第一届合作社产品展览会”,荣获特等奖。-------------------------------------1950年成立紫砂产销联营处,参加城乡物资交流会、展览会,销路逐渐扩大,年产8万件,产值1.2万元。1951-1953年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统一组织生产、销售,紫砂器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并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联合经营过渡。-------------------------------------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54年“鼎蜀陶器购销社”成立,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大量出口紫砂壶和龙缸。10月,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陆大、范祖德七人,组建紫砂工场,隶属于“汤渡生产合作社”。由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吴纯耿等任技术辅导。同时政府拨款改造旧设备,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12月,31家小窑户与36名工人,组建紫砂工场,并与紫砂大窑户合伙烧造。动烧11窑次,产量44万件。是年,紫砂产量增至28万件,产值7.7万元。------------------------------------1955年1月,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场成立。10月,在陶业社招收第一批26名知识青年艺徒,正式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学习班”,分四班。由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吴云根担任辅导员,宜兴县政府专门研究派来美术老师吴汝连及政治老师。 辅导老师朱可心收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芹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辅导老师顾景舟收徒:李昌鸿、高海庚、沈遽华、单淑芳、鲍秀云。期间徐汉棠、鲍国勋,二人不在工艺班内。 辅导老师王寅春收徒:高洪英、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 辅导老师吴云根收徒:史玉琴、何挺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 辅导老师郁洪庚(釉炉)收徒:徐茂棠、鲍启君。1956年又收徒:范岳林、陈宝洪。 辅导老师任淦庭收徒:1954年8月:徐秀棠;1955年5月:咸仲英;8月:冯希雅。1956年10月:邵新和、王品荣、张郝棠、朱蓉娟。1958年5月:鲍仲梅、谭泉海、毛国强、任小松、以后又收鲍志强、沈汉生。是年,紫砂产量达75万件,比1949年增加2.13倍,年产值11.7万元,比1949年增加3.3倍。-------------------------------------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56年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成立。 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蒋蓉七人,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员。11月又招收了第二批艺徒,分两个班,由王寅春、吴云根分别担任辅导员。两批共61名学员。 是年,紫砂恢复出口,紫砂壶年出品量达28.2万件-------------------------------------一代宗师:顾景舟:-------------------------------------1957年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副主席朱德同志的接见。 宜兴县陶瓷公司和陶瓷专业联社,共同组团首次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个品种,销售总额27万元。-------------------------------------1958年“大跃进”开始,紫砂工艺厂先后招收近千名艺徒。为了大量紫砂制作技工,弥补师资不足,厂领导就从已经满师或即将满师的1955年的学徒中,择优充当小辅导,两人带一个班组,每个班组10—15人,这些班组都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名称。“跃进班”由李碧芳、许成权带;“红旗班”由鲍新元、王亚杰带;“永胜班”由汪寅仙、高永君带;“艺泉班”由高海庚、李昌鸿带。宜兴鼎蜀镇创建“江苏省陶瓷研究所”。 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28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有职工2067人,其中艺徒299人。并开办紫砂中学,同时选派优秀青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深造,成为紫砂行业的专门人。1958年至1959年进厂的大批学员中,涌现了一些成绩突出、日后佳作迭出,成为获有工艺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才,如:周桂珍、潘持平、何道洪、吕尧臣、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沈汉生、周尊严等。-------------------------------------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59年紫砂名师任淦庭出席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工业特等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群英大会。“大跃进”期间,紫砂工艺厂曾分出一部分技术力量,办了一家宜兴西九紫砂厂,由范正根制坯,廖文井陶刻,陈宝洪釉炉,后因领导工作浮夸不实而歇息,绝大部分技工仍回紫砂工艺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紫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产品供大于求而造成大量积压。------------------------------------1960年 1960年后,紫砂工艺厂压缩生产下放工人,将“大跃进”扩招进来的一大批农村来的人下放回农村。这些下放的工人,一部分改了行,一部分仍为紫砂厂制作“乡坯”,内中一些优秀者,改革开放后成为乡镇企业的技术骨干。 -------------------------------------1963年 年底,紫砂工艺厂的从业人员为578人,仅为1958年的28%。-------------------------------------


中国宜兴紫砂百年历史(珍贵资料上篇)


1965年紫砂的年产量为109万件,比1955年增加45%,年产值72.2万元,比1955年增加5.2倍-------------------------------------1966年紫砂厂成立中心实验室,负责业务指导和产品创新。六十年代“文革”期间,紫砂壶也列入“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除少量供外贸出口品种外,主要生产日用陶和工业陶,以维持生计。壶底款仅盖“中国宜兴”印章,偶尔见有作者名款。 -------------------------------1968年12月28日,着名陶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岁。------------------------------------1971年 生产开始回升,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1974年紫砂工艺厂恢复扩大研究室力量,增加了一批优秀学徒,分别由老师傅带领。如:顾景舟带吴群翔,徐汉棠带徐维明,汪寅仙带江建翔,沈遽华带葛陶中、李碧芳,吕尧臣带刘建平,徐秀棠带赵洪生、李正华、赵盘根等。-------------------------------------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开门办学,在宜兴鼎山的省陶瓷研究所,举办“全省陶瓷美术培训班”,由杨永善、陈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执教。紫砂工艺厂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参加学习一年。


随机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