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是中国陶瓷中一个很独特的品种。它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光大于当今。自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制壶开始,就有了完整紫砂壶的实物佐证。后来,在历代文人的参与和艺人的努力下,逐步从早期注重壶的实用性向艺术表现形式拓展,使之赏用兼优,情趣无穷。
紫砂艺术在传承中渐进
自“供春壶”流传以来,至今已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史,宜兴紫砂作为民间工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造型艺术在众多匠师的探索和追求中不断地得到发展。据明代周高起所撰《阳羡茗壶系》记载,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著名民间紫砂艺人供春,是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的第一人。至万历年间,继起的名家有董翰、赵良、元畅和时朋,称为“四大家”。四人中,赵、元、时三家都承继供春的古拙风格,唯董翰是最早创造菱花壶的名艺人,独以精巧见长。
四大名家之后有李茂林和时大彬。李茂林擅制小圆壶,作品不务妍媚而追求巧思。时大彬是供春之后最著名的紫砂代表人物,所制大彬壶名扬天下。以后,李仲芳、徐友泉、陈仲美、沈君用、惠孟臣等一批名家崛起,所制砂壶尤为精美,民间视为神品,影响了清代一大批民间艺人,产品的式样和风格比明代更为奇特,其中有借鉴花果造型和仿古铜器式样的茶壶,还有用各种山水装饰的紫砂壶以及花生、荸荠等各式果品的紫砂象形品。最负盛名的是明末清初的艺人陈鸣远,他擅制茶具雅玩,作品新颖,雕镂兼长而名扬中外。嘉道年间,与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同时代的紫砂名匠邵大亨,制壶以浑朴取胜,达到紫砂工艺成就的艺术高峰。清末民初,紫砂名匠辈出,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黄玉麟、俞国良、程寿珍、范鼎甫、范大生等,一些作品在国际展览中获得奖项,为紫砂赢得了世界级的声誉。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名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技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紫砂艺术的传人,为当今紫砂的辉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紫砂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是经过历代艺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的。时代造就了紫砂名家,名家为后世创作了一大批茗壶妙品,在承前启后中去追求和拓展陶艺形式的新风格、新境界,从而确立了紫砂艺术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特殊地位。
紫砂艺术凸现人文底蕴
紫砂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推动,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参与从而提升了紫砂的造型和装饰艺术,赋予作品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紫砂陶泥质温润古朴,色泽沉稳有致,可塑性很强。早在唐宋茶文化兴盛时起,文人们就视壶为品茶的重要工具。北宋诗人梅尧臣用“小石冷泉留早昧,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玉无瑕”的诗句来赞美它。欧阳修赏茶诗中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之句,对紫砂极尽推崇。苏东坡择居蜀山时,留下了“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名句,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后人创作的“东坡提梁壶”就是对这位先人的怀念。
据现存实物及文献资料记载,四百多年以来,名公显宦、骚人墨客以不同形式参与紫砂艺事的有数百人之多。他们到宜兴定制砂壶,或请名师到府邸制作,有些还自定式样,或自拟铭文。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清代嘉庆年间金石书画家陈鸿寿(曼生)出任溧阳县令时,自绘壶式十八种即“曼生十八式”,请名手杨彭年制作,由其亲自执刀在壶坯上面镌刻书画,开创了文人直接参与紫砂创作之先河,使紫砂造型装饰工艺别开生面,进入了新的境界。“名工名士,允称双绝”,“壶随字贵,字依壶传”即由此而来。
建国以来,不少海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书画家、作家爱好紫砂,且参与紫砂壶创作的热情不减,他们来宜兴与艺人们切磋、合作,对于将紫砂艺术推向更高境界功不可没。紫砂陶在一定程度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与挚爱陶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两者互动,凸显出人文底蕴。
包容创新是紫砂艺术不朽的动力
紫砂经过几百年的传承繁衍,现今在材质的使用上、造型的变化上、装饰的别致上,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跨越,作品艺术形式的兼容性也更加丰富多彩。最近的一二十年间,就紫砂造型的构思创意上,已经在传统的光货、花货、筋纹器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方陶瓷文化的内涵和视觉美感,大大拓展了艺人们创造设计的空间。还有为国内外重大活动南专门设计的纪念壶、雕塑等,其意义已超出了紫砂本身。在装饰手法上,又从传统的镌刻诗词、书画、铭文、印款的基础上,借鉴民间工艺中的姊妹艺术,发展了壶器多色调并用、漆器、彝鼎、竹编、嵌金银丝、泥绘、绞泥、浮雕图案等方法,赋予紫砂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色彩。这些都无不体现出创作者与时俱进、求索悟道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