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作者:紫砂之家官方 更新时间:2022-07-27 07:21 阅读:336

紫砂制壶发展至今名家辈出,器型不断翻新,多有精品传世。紫砂壶中经久不衰的,正是那些经典器型。


经典壶型,除了西施、仿古、石瓢、井栏等等,这些经典壶型,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也是很多壶友入门的选择。但有些经典器型却因为难做、成品率低等客观原因,以致市面上相对会少一些。


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以下为大家介绍五款难做、成品率低,却又让人百看不厌的经典紫砂壶,如遇到难得佳品,不用犹豫可直接入手。


01


上新桥


此壶最初创作者是顾景舟,器型大方,但要做出韵味不易。


江南多水,长河上的斜拉桥、曲拱桥,村前屋后的木桥、石桥、竹桥,这些连接此岸与彼岸的形态各异的纽带,随处可见,将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元素用到紫砂壶上,别有一番韵味。


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 许双军·上新桥 」


盖与肩部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视之,有一环扣一环水波荡漾之感。壶盖上的钮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上新桥壶或由此而得名。在柄的环状之上稍加改动即可安放拇指,又与壶盖钮相呼应,真可谓匠心独运、设计巧妙。


02


合欢


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 周淑媛 · 合欢 」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陈曼生本人所爱:壶铭日:“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


阐释了“合欢”之义,若是东坡的门徒,三五知己,无酒有茶,品茗谈天,足矣。此壶乃曼生喜极而制,典美精工,余味无穷,造型越扁,成器愈难。


拥此壶而品茗,必逢喜悦之事。捧壶把玩,有如重回当年曼公呼朋唤友鼓乐欢天之场景,喜不自禁由壶传。


03


僧帽壶


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 顾军·僧帽 」


僧帽壶来源于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初期专为佛教僧侣饮茶,后来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具。


此器整体给人沉稳厚实之感,传承了佛教文化意蕴,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也是形易韵难之器。比较典型的有李茂林款僧帽壶、大彬款僧帽壶、顾景舟款僧帽壶。


04


虚扁壶


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 张志清·高虚扁 」


“虚扁”自明末即有,散见于各大紫砂典籍图谱。此壶式在各个时代都有名家加以临摹再创作,佳构不绝。


它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虚怀若谷,逍遥自在。个性鲜明,令人玩味不尽。


05


鱼化龙


鱼化龙是由清代道光、咸丰间宜兴制壶名手邵大亨初创。


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 贺洪梅·鱼化龙 」


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刻鲤鱼跃出波涛。壶盖呈波涛涌起状,浪尖探出立体雕出的龙头,作为壶钮。龙头可伸缩,端壶倒茶时,龙头伸出,同时龙头里又会伸出龙舌。


倒完茶,壶持平,龙头缩回,龙舌也隐入龙头不见,设计非常巧妙。因为龙头是会动的零件,对制作与烧成要求都极高,失之毫厘皆会以失败告终。


这5款壶,难做又难成,却是经典


造型经典的紫砂壶为什么那么有魅力?为什么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喜爱古典造型的作品?


因为紫砂壶造型得以流传至今的,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经受历代爱壶人审美的洗礼而终成经典。大美无疆,美可以超越国界、超越语言文字,即便没有任何背景介绍,我们依然能够感悟到那种美。


所以这5款百看不厌的经典紫砂壶,你最喜欢哪一款呢?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