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古龙窑-宜兴丁山镇
谈到宜兴紫砂壶避不开的当属宜兴黄龙山的原矿紫砂泥料了。
最近在网上和一些壶友聊天,对宜兴了解不太清楚的壶友有时会问类似这样的问题:电视媒体不是报道紫砂矿已经封矿枯竭了吗?现在还可以进去吗?没有了紫砂泥,宜兴人用什么做紫砂壶啊?
刚开始听个别壶友讲的时候,并没有太在乎,后来慢慢发现不只是一二个紫砂壶爱好者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他们代表了很多人对宜兴紫砂壶的无知和误解。
宜兴黄龙山是老一辈人开采用紫砂壶的主要泥料来源,之前也是供给宜兴紫砂壶工艺厂,紫砂工艺二厂、紫砂工艺三厂等用来制作紫砂壶,后来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开放给了私人承包,然后就导致了原矿的胡乱开采、无节制的私采。
这里首先和大家报告下,宜兴黄龙山紫砂原矿之前确实被封禁过。在2005年4月时候,宜兴市人民政府冻结对紫砂原矿的开采时间为3年,任何人不得擅自开采挖掘。这个当时对紫砂泥料市场是有很大冲击的,很多壶也是突然间价格涨起来了。
但是后来在2010年6月左右,又解除了黄龙山紫砂矿的“禁采令”,实行了科学性保护性计划性的开采。
其次,即便近年来宜兴黄龙山原矿的开采量非常小,制作的紫砂壶能流入到市场的更少,但是宜兴除了黄龙山以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矿区,而这些矿区正是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紫砂壶最主要的泥料来源,包括一些朱泥、紫泥、段泥等等。
再者作为宜兴制壶人,大家以此为生,其实绝大多数制壶艺人家里都储存了一定量的紫砂泥料,另外大家也会各自周转一部分。
陈腐好的泥料
另外,紫砂原矿从明、清一直到我国解放以后开采量甚微,制壶者均是做一点去采掘一点,是根据手头活计来取材的。直到1955年地方政府才成立采矿公司,实行陶土统一开采。1956年开采陶土的总量只有18吨,到了1959年,由于开采技术的改进,生产量的增加,开采陶土的总量翻了十几倍。1966年,宜兴陶瓷公司成立原料总厂,全面集中开采,丁蜀地区所有陶瓷厂家的陶土原料,都由原料总厂负责有计划,有步骤的拨给。直到90年代中后期,由于日用陶被其他工业日用制品所代替,而逐渐衰弱,为此原料总厂关闭了所有矿井。但唯独有紫砂一枝独秀。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报告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几块钱、几十块钱的紫砂壶或者紫砂杯,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像这类的紫砂壶已经不算是紫砂壶了,泥料一般都是外地拉运到宜兴,或者是用一些劣质的泥土混合化工成分制成的。
紫砂壶毕竟不是一个易耗品,作为日常喝茶的茶具,壶友选购紫砂壶的时候,尽量不要购买劣质泥料做成的紫砂壶,另外如果不是考虑收藏价值的话,选购紫砂壶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太过在乎制壶者的职称高低,只要紫砂壶泥料不差就可以了。
最后还是要告诉大家眼下真的不用担心紫砂矿料会枯竭,我想在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内都足够用。但是紫砂矿源的充足不代表就没有造假的化工壶出现。好比科技和生产力发达的今天,哪怕是产能过剩,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假货仿品出现,这是任何行业都避免不了的现状,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谋取暴利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甚至伤天害理的行为。
造假在当今的社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不单单是紫砂行业。大家要学会客观的看待,不能因为个别人的造假行为而把整个行业都打死。同时要想不上当受骗,那只有多学习,多交流。
师父国高工范小龙师公花器大师顾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