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图文来源:黄健亮先生
特别声明:本课程提及的考古材料与图片都是各文博单位、考古专业人员的辛勤成果,水下考古图片则取自各单位官方网站或出版品,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谨此致敬。
本文所引用的考古图片均为已经出版或公开展示者,不便公开的研究资料则仅做文字描述。本文为课程讲义,图片解说请在线聆听。
水下考古是调查、发掘水下埋藏的人类文化遗产的考古技术领域,也是田野考古从陆上向水域的延伸。这些水底下的「博物馆」默默地记录着各时期、各区域间的海上交通、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甚至是战争攫掠。
据各国考古界的估计,目前已知分布于全球各海域中,具有文物价值的沉船总数约有一万六千多艘,其中大半都在欧洲。亚洲地区则以东南亚海域沉船最多,据美国学者布朗(Dr.Roxanna M. Brown)研究,自1974年迄今已有120余艘沉船在东南亚海域被发现。
东南亚区域在中国习称为南洋、南海,自古以来,南洋与中国的政治和商业关系十分密切。南洋也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和国际贸易、货物转运、集散的重镇。当然,这条海上丝路之下所蕴藏历代沉没商船中的大量文物,也成为今日研究贸易史、文化史、工艺美术史的重要宝库,更是海洋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
在出水文物中,无疑以陶瓷器为大宗,这固然是因中国历代陶瓷丰美多采,向为外邦所好,陶瓷贸易自来鼎盛;此外,陶瓷器坚实的质地特性,也使其能经历海底环境长期浸蚀,仍能保持当时基本状态。研究人员除了藉此观察当年船货堆栈结构、运输路线、商品内容外,也能据以推断出陶瓷产地的制作水平、外销市场的消费品味等文化经济样貌。
近年来,学界在水下考古研究方面迭有所获,研究所得的结论更成为文物考古、断代的重要佐证,其中南洋水下考古的成果尤其受到学界重视,并赋予较高期待。鉴于近年来在南洋陆续出水的陶瓷器中,不乏有宜兴紫砂陶器,限于篇幅,笔者兹择要简述于后:
(一)万历号(the Wanli)
2004至2005年间由瑞典海洋考古学者史坦(StenSjostrand)成立的南海海洋考古公司(NanhaiMarine Archaeology Sdn. Bhd.)在15年的打捞工作中,共发现约120艘沉船,捞起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外销瓷器。
2003年史坦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在马国西岸的Terenganu省Tanjong外六海哩处,打捞了一艘据信是明天启年间(约1625年)的葡萄牙货船,可能是由广州航向马六甲途中因遇上了荷兰海盗,被火炮击中爆炸沉没。该船40米在水下被发现。
船骸周围的海床上散布着碎裂的瓷器,几乎没有一片是完整的。打捞上来的物品包括了10吨的破碎瓷器,大约只有几千件完好或半完好。估计大约有90%的瓷器在沉船时毁掉。出水物主要是明代万历时期的外销瓷器(克拉克瓷),史坦乃命名此船为「万历号(theWanli)」。史坦并依照马国法规把所得2000多件完整器皿的30%捐给了当地政府。
2005年8月史坦又把7件克拉克瓷捐赠给了南京博物馆,包括了青花葫芦瓶、青花碗、青花盘等。
该船的紫砂器极少,只捞起三只壶盖与二片破片,俱为圆器,其中一个壶盖以珠钮为中心,贴饰十二棱的星形泥片,上面并押印一圈连续涡纹,工艺精良,纹饰古雅,虽然未见壶身出水,但是已经透露出不少的宝贵讯息。这是目前已知水下考古中,年代最早的出水紫砂壶。
(二)东山冬古湾郑成功沉船
2004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福建、北京、广东等地的30多位水下考古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在正对台湾海峡的福建漳州东山岛冬古湾的郑成功古战船遗址中,经专家们的考证,打捞出水的铁战炮、铜铳(铜制,长0.76米)、水雷、地雷、铁弹丸、火药、瓷器、船板、铁钉、锡器等,都属于郑成功军队使用的武器和古战船遗存。
其中包括一件平盖紫砂圆壶,底钤「状元及第」四字阳文篆字圆章。此壶盖墙基部甚厚,几乎呈三角形,工艺较为特殊,壶底假圈足的结构也带有晚明气息。壶内茶垢浓厚,几呈墨色,显经久用。东山岛是郑成功主要的军事基地之一,经考古专家研究,该船年代约为康熙15年(1676)。
(三)乌斯特兰号(the Oosterland)
1991年由南非开普敦大学主持的考古队,在南非开普敦Table海湾,对一艘康熙36年(1697)沉没的荷属东印度公司乌斯特兰号(the Oosterland)沉船进行考古打捞作业。该船1684年下水,在1697年5月遇到大风浪而沉没,船上载有300多人,只有2人生还。
出水物中至少有六件外销紫砂壶与数十个残片,此批茶壶有二个特色,一是六件全部钤有款识,且款风与中国本地无异;二是部分茶壶外表已贴饰模印的吉祥纹样,显是为了迎合西方市场的外销紫砂壶,另有一件工夫茶区常见的龙蛋壶。
(四)耿特莫森号(the Geldermalsen,又译为捷达麦森号、南京号)
1985年以英裔澳人哈彻(Michael Hatcher)为首的联合潜海服务公司(United Sub SeaServices),发现这艘乾隆16年12月(1752年1月)沉没的荷属东印度公司商船并进行打捞,出水的物品除了十五万件青花瓷器和125件每件重750克的金锭,还有大约十件的宜兴紫砂壶。这些茶壶部分入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相信是两岸紫砂爱好者所熟悉的。
其中的六方狮球壶在蜀山考古残件中亦可见到,显是乾隆时期在内外销市场都受到欢迎的形制。一般狮子多以木模压出粗坯,再进行细部修饰,其精者能以刻线技法表现出小兽皮毛茸茸,肌肉丰盈的躯体,憨态可掬,加上前方玲珑透雕的滚球,旋之有声,甚受市场欢迎,亦有相当数量输往欧洲。六方壶的壶嘴以四方泥片合成「三湾流」,壶把断面亦呈四方,上缘还加饰一个壶扣,这是因为此类形制的壶身较沉重,尤其壶钮用泥较多,容易在倾倒时翻出损毁(所以常见失去滚球的狮钮),在壶把加置壶扣可较易于把持端拿,此类设计早在唐代金银器见到。
出水另有一件朱泥梨形壶,是该船所见唯一的工夫茶壶,但其壶盖稍小,恐非原配,由此可以推断船上的梨形壶应不只一件。此壶壶底以铁刀写刻「玉香斋」三字,玉香斋未见著录,但传世可见刻工一致的「玉珍斋」同款梨形壶,可供参考。
(五)象山小白礁1号沉船
2008年首次被发现的小白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象山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海域,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前往东南亚一代的木质远洋商贸运输船,清道光年间沉没,埋藏在约20米以下的海底。这是浙东海域首次通过水下考古手段发现的第一艘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沉船。2012年对沉船进行发掘,陆续出水了千余件文物,包含青花瓷、五彩瓷、紫砂壶、玉石印章、西班牙银币等。
其中又以青花瓷器数量最多,包括碗、盘、高足杯、碟、罐、灯盏、器盖等。胎多为白色,少量呈灰白色或灰色。而白釉类器物,多泛青白色,釉层较薄,釉面莹润,纹样多为缠枝花卉纹,青花色泽明艳,有的泛灰。大部分器物外底心带款,以“道光年制”篆书款居多,少量为“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目前所知,紫砂器仅见一把失盖朱泥壶与一件紫砂茶叶罐,应该是船员的日用茶具。由于尚未看到进一步的考古报告,仅从新闻图片中,可以推断出这是一把工夫茶区所使用的宜兴朱泥壶,南京博物院也有一件嘉道期的孟臣款绿釉花卉纹扁圆壶,形制相类。此外下文介绍的得顺号出水物也有此一形制。
(六)得顺号(the Tek Sing又译为泰兴号)
1999年哈彻(Michael Hatcher)又在接近爪哇岛北部海域,发现道光元年12月(1822年1月)沉没的泰兴号。该船除出水数十万件瓷器及工夫茶具外,亦有2-300件紫砂壶,大多是朱泥工夫茶壶,显是供应南洋华侨社会的商品。其形制多达十种,基本涵括了工夫茶壶的主要品类。
在造形分类上均属几何形的圆器,壶嘴以出水最利捷的「一湾流」及「直嘴」为主,少部份如思亭壶为传统的「二湾流」;壶把上粗下细,内外皆圆,多与壶身「明接」。壶盖结构以「压盖」为多,「截盖」为次,未见「嵌盖」,墙沿稍长;壶钮造形多为壶身之缩影,上下呼应,这是宜兴壶的传统观念。底着以「圈足」、「假圈足」为主,仅文旦壶为「一捺底」。内部可见其成型法为传统的「打身筒」,虽有「推墙刮底」,但工具痕不明显,单孔,壶盖气孔呈外缩内阔的喇叭状。胎质以朱泥为主,偶有少数紫泥。
综观其工艺特征,与近二十余年来闽南地区清墓出土朱泥壶完全一致,俱是宜兴产销,是典型的工夫茶壶,壶底款识大多以竹刀、铁刀写刻诗词,并署「孟臣制」行书阴文款。部份茶壶底款以木章钤盖出的无边阴文篆书款识(如「明月松间照 孟臣制」),亦同见于闽南出土茶壶。
出水的紫砂壶中,独有一件高18.5公分,宽32公分的特大紫砂壶,应是船员或乘客的私人物品。此壶外观虽布满海生附着物,但仍可观察出是以细腻的紫泥为胎,全器式度雍雅大方,虽然相关著录未载明其款识,但依传世所见,几可推断其壶底不但钤有款印,且有可能是「邵家壶」,宜兴陶工中姓邵者众,如邵亨裕、邵大亨、邵旭茂、邵友兰等,自明迄清名手辈出。所见此类形制多为可容水二、三升的大壶,底款率皆「荆溪 邵元祥」、「荆溪 邵旭茂」、「荆溪 邵形龙」之属,精粗互见,但形制大同小异,以侧把壶为主,偶见提梁式。其特色是壶把宽而薄,外圆内平,尤其是壶流以合模制成,流腹特别肥大,有如蟹螯,是宜兴千百种壶式所罕见的。
(七)迪沙如号(the Desaru)
2001年5月有艘渔船无意间在马来西亚半岛Johor东南部Desaru渔民博物馆海岸两海浬处,发现了迪沙如号的残骇。曾打捞万历号沈船的史坦,在马国政府同意下进行打捞工程。迪沙如号出水了超过50,000件的青花汤匙与各式日用陶瓷器,许多是来自宜兴的陶缸、陶罐,此外也有数百件宜兴紫砂壶出水。大多是梨形壶与直嘴扁腹壶,与一个紫砂茶叶罐,显为当时的日用商品壶。
迪沙如号的紫砂壶制作工艺亦不高,显然都是中档商品,但却传递出一个有趣的讯息——它们使用了制作江南紫砂壶常用的清水泥、红棕泥,但却沿用了工夫茶壶最典型的梨式与直嘴扁腹形制,并且容量相对较大。除此之外,迪沙如号出水紫砂壶的款识多达30余种,除了少数为传统的孟臣款外,尚有「有余秘制」、「友兰监制」、「周春辉堂」、「友义」、「文元」、「汤婆」、「邵元麒制」、「宜邑蒋制」、「茶熟香温」、「寿」、「不可生妒忌心」,此外另有吉祥纹样的图案章数款,凡此都是江南紫砂壶的署款风格。综言之,这批宜兴茶壶堪称是江南紫砂壶与闽粤工夫茶壶的综合体,融合了两地茶俗的特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迪沙如号这批茶壶是被储置在数十个大小宜兴陶缸中,茶壶间的空隙充填着稻壳之类的植物细粒作为缓冲。宜兴日用陶瓷自古发达,有缸、瓮、罐、坛、砂锅等近三千个品种,制缸业更是大宗产品。迪沙如号船员以宜兴陶缸来放置宜兴紫砂壶并不令人意外,只是这种装运茶壶的方法似乎未见于其他沉船。
在各类大小陶缸中,有一批宜兴均陶贴花龙缸,龙缸又名龙四石(一般以七石缸、八石缸等区分陶缸容量,石为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所采装饰技法为贴花(又称堆花),即在缸体外壁用宜兴所产的五彩色泥为墨,凭借大拇指功力,将拓、搓、行、揿、撕,五大技法灵活运用,在陶瓷坯表堆贴出花鸟、山水、人物、走兽等不同装饰画面。以此次出水贴花龙缸中,装饰有「狮子戏球」、蝙蝠及「松竹梅」等寓意吉祥的纹样,同样的装饰题材与技法亦见于今日民间收藏的清代贴花龙缸上。此类宜兴龙缸充分反映出明清时期的文化意涵,亦即常将多种吉祥母题复合呈现运用,举国上下,纹样装饰力求样样如意,个个吉祥,已达到「图必有意,意在吉祥」的境地。
以上所介绍的紫砂考古材料限于篇幅与个人阅历,仍有许多未尽周详之处,例如国内外博物馆与公私典藏单位的紫砂庋藏中,尚有许多足堪研究探索的珍藏,未及一一提述,尽管如此,但仍窃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些许帮助。
最后特别要提出的是,部分考古材料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得到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的协助。成阳基金会在近年与各地文博单位的密切合作,的确大幅扩展了紫砂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往后此类合作计划亦将走出中国,迎向世界,相信这是关心紫砂艺术的朋友所喜闻乐见的。
本期主讲
黄健亮 (古谿),1963年生于台湾嘉义。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硕士。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评审委员,台北成阳基金会特聘研究员,江苏宜兴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学术顾问,唐人工藝出版社、《紫玉金砂》杂志总编辑。
【主要著作】
《荊溪朱泥—明清宜興朱泥壺研究》《紫泥藏珍—明清宜興窯器之美》《紫砂名品》《明清紫砂藝術》等十余册。
【主要论文】〈由考古材料略談紫砂研究的新啟示〉〈晚明紫砂工藝最重要的百年〉〈晚明至清初紫砂壺題刻初探〉〈南海沉船中的茶事訊息〉〈17-18世紀外銷歐洲紫砂壺的風格與特徵〉〈茶文化視野下的宜興貿易壺〉〈孟臣壺在清代工夫茶區的地位考述〉〈荊溪惠孟臣及其作坊再探—兼論孟臣家族成員工藝風格與作品特徵〉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