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卖壶这十几年里,壶友们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堂主,给我推荐一个值得收藏的壶吧。每次我都很为难,且不说紫砂壶有不同的泥料,不同的器型,不同的大小,不同的价格,还有不同的职称,不同的成型工艺……如果客人不把上述这些要求细化,我真不知道如何推荐。除了这些问题,我会经常反问客人:您说的收藏怎么理解呢?
我突然这么一问,一下子让很多客人蒙圈了,因为很多人自己还不清楚自己心目中的收藏是如何定义的。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年汇集的壶友们的答案,供各位参考一下。
1,有人认为,只有高职称或高名气的壶,或者具有公信力的获奖壶等才值得收藏,而民间高手再好的壶也没什么名气,价值能过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收藏意义不大。
2,有人认为,收藏不一定看职称或者名气多大,只看泥工型就好了,哪怕民间艺人的,只要泥工型都很好的壶,也极具收藏价值。
3,有人认为,收藏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满意的就行,反正自己玩,玩一辈子,图个乐子,不必考虑将来是否升值,所以也就不必在乎什么人做的了。
4,有人认为,收藏是给子孙后代留宝贝。
5,有人认为,收藏是将来壶价高了,转手卖个好价钱。
主要就是上面的五种分类,如果对号入座,你的内心深处更侧重于哪一类呢?
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收藏定义,其实都没有对错之分,这纯属每个人都意识形态差异。但不管哪种收藏定义,壶本身的泥,工,型三方面肯定都一定要好,这个说法,我想应该没有多少异议吧?
壶好不好,泥料是基础,因为如果泥料不好,其他方面再好恐怕也白搭了。我们不管这句话的对错,这句话恐怕是今天99%的壶友们公认的了。
接下来,我们撇开泥料不谈了,探讨一下到底是器型配比与做工细节哪个更影响收藏价值?这个话题恐怕要引起一场口水战了。
当我们看惯了博物馆收藏的老壶之后便有个深刻感悟:那时候的器型配比似乎比基本做工更重要。如果把那些茶壶把底款涂掉,不告诉你这是谁的壶,让堂主拿到网上卖,哪怕只卖几百块,估计退货率能高达90%以上。为什么呢?
我绝不是想抱怨今天高达90%的人不识货,我想说的是,虽然那时候大师名家们的器型配比可能普遍比今天更加考究,但壶的做工细节却远没有今天要求这么高和这么苛刻,这也是业内公认,几乎不存在异议。
那我们今天在收藏一把茶壶的时候,在器型配比和做工细节不可兼得的前提下,您是要求做工完美到极致而允许器型略逊,还是要求器型几乎达到顾景舟这类泰斗级的标准而允许基本做工不太好?可能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因为器型配比是99%的壶友极难看懂的,当然也包括我们这无数壶商或艺人。
紫砂壶的泥工型,真正深奥的不是泥料的鉴别,也不是基本做工的鉴别,而是对器型是否到位的鉴别。也许很多人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但这不重要,你只需记住这是三顾堂堂主公开讲的话就行了。
那么收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在谈收藏这个话题的时候,经常讲,收藏不仅要看壶,还要看人。三五千以内的茶壶,重点是看壶不看人,因为这个身价内的艺人将来要突破多少万,对收藏者来说,是具有运气成分的。三五千以上的茶壶,重点是看人不看壶,因为这样价位的壶,除非你的运气极差而遇到疯狂宰你的商人或艺人,那么泥料做工器型都肯定不会差了。重点看壶还是重点看人,是以今天的壶价规则而言的,我知道这话不一定严谨,会被杠精们穷追猛打,但我相信多数懂壶的人一定能理解这个观点所要表达的意思。
可能绝大多数壶友心目中的最具收藏价值特指名家壶或者高职称的壶或所谓老壶。但我要警告的是,壶小水深这四个字,绝不是指泥料,做工和器型的鉴定,主要指的就是这几类壶极有可能会导致你上当受骗。
如果你收藏的目的是赌某人的升值空间,也许可以重点关注一些不仅做壶牛叉,而且还会炒作的艺人。如果只会埋头做壶,不懂炒作,这样的壶无论多好,升值潜力必定有限。如果做壶还行,但炒作能力更胜一筹,虽然短期内可能红极一时,蹭蹭上涨,但可能经不起时间的检验,这类茶壶收藏风险应该比较大,如果你感觉利润赚得差不多了,就赶紧出手吧。
最后还要重点强调一点,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一条小划痕或者小铁渍或者轻微歪嘴歪把就彻底否定一把绝世珍品,这样的壶友我们见多了,毫无疑问,这样的壶友肯定不具备收藏的能力,应该谦虚一点,多多学习,暂时不要考虑收藏了,这和你是不是土豪没有关系。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若有异议,请勿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