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茶器知识,
最新市场消息
就在,
敢说真话的九叔茶器圈
茶器纵论-No.36
《阮籍的穷途之哭与景德镇陶瓷二十年困局》
景德镇陶瓷人物中经常会出现一个主题,
那就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代表着什么?
很多人会觉得代表着雅趣,代表着不羁,
代表着风流,代表着文人墨客的情节。
答案当然是正确的,但并不深度,
竹林七贤在人文上真正的意义,
是在于对人性的解放与对思想桎梏的抗争,
是一段极其黑暗的魏晋历史中,
在一个全社会失去道德标准、唯利是图的情况下,
竹林七贤守住了真善美最后的底线,
守住了读书人最后的良知。
今天九叔来聊聊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
他的穷途之哭,他对于这个社会的无奈,
或许他面临着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
与1800年后景德镇的陶瓷行业困局,
有着惊人的相似。
01
历史总是在兜兜转转,
各派思想轮流上阵,
经历儒家、法家、道家交相辉映的时代后,
东汉末年,造就了三国,造就了魏晋,
政治军事上阴谋诡计的盛行,
最后成为了绝大多数社会精英的共识,
思想上的灾难扯下社会最后的遮羞布。
九叔觉得我们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民族,
务实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可以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
我们也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而中国人的务实主义,大概从战国开始,
从吴起、李悝、商鞅、申不害等法家说起。
战国时代,是一个法家盛行,其他学派衰败的时代,
为什么法家特别受欢迎,
因为法家就像一剂西药一样,
对当时的国家,能立竿见影起效果,
所以整个战国史,可以说就一法家学说实践史。
而到了汉初,大概需要休养生息,
我们需要道家的玄黄之说,
而最后在汉武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民族,
一定要进行集权,儒家就变异而来。
到了东汉末年,这是一个大争之世,
这是一个杀人不需要理由的时代……
这是一个你不做屠刀就会当成鸡犬的时代,
这时候,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
想明白了,什么儒家、道家、法家,
什么思想有用,什么就才是硬道理,
一切都要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
一切都要围绕着自己的利益而机关算尽,
我们历代的精英可以说对这点看非常清。
经历了几十年的混战,阴谋诡计,
终于在公元260年5月,
发生了一件彻底洗三观的事,
司马昭手下的武士,光天化日下,
把魏朝第四位皇帝曹髦,给杀了,
司马昭听到这件事,都吓坐在地上了。
要知道,这件事之前,王莽还会三推辞,
整个社会道德体系,还是要有着最后的遮羞布,
而这层遮羞布,大概就在这一年被撕毁了。
在整个晋朝,政治斗争是没底线的,
东晋皇帝司马睿问当时宰相王导,
司马家的权力从而何来,王导如实说,
司马睿惭愧拿被子捂着脸,说我们晋朝如何长久。
整个晋朝不敢提忠,只能说孝道治天下。
所以晋朝的黑暗,是非常有政治色彩的,
中原从未有过内部争权,拉拢少数民族的,
即使在内战最激烈的战国时期,
秦赵也从未用过当时的外族力量,
这样的做法,成为引起了五胡乱华的直接理由。
当时的晋朝,乱到社会精英,其实都朝不保夕,
我们看当时晋朝的文人,大批量被杀,
没有道理可言,也没有人做任何辩护,
大概那时候在路上看到一个尸体,
与我们看到一条野狗的尸体后的感言,
是一样的。
何晏,玄学的创始人、哲学家、诗人、谋士,被杀;
张华,政治家、诗人、《博物志》的作者,被杀;
潘岳,与陆机齐名的诗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被杀;
谢灵运,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鼻祖,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名句活在人们口边的横跨千年的第一流诗人,被杀;
范晔,写成了煌煌史学巨著《后汉书》的杰出历史学家,被杀;……
当时,摆在竹林七贤,摆在阮籍面前的,
就是这样一个黑暗、无序的时代,
是一个政治军事,失去底线的时代。
失去标准,拥有极强生存欲和极强目的性的时代,
其实很可怕!
02
竹林七贤,在撑着知识分子最后的良知,
放荡不羁是他们不想与社会合流最后的办法,
而在嵇康行刑的当天,阮籍穷途之哭。
阮籍一直都在拒绝礼教,
其实他拒绝的不是礼教本身,
而是礼教在那个时代已经变味了。
有很多关于他反对礼教的轶事,
比如他经常在邻家酒坊里喝酒,
喝醉了就在漂亮的老板娘脚下睡着了,
但从没有越轨的举动,
老板娘的丈夫也特别放心。
他根本没有去理会礼教,
母亲的葬礼上,他对着吊丧的人翻白眼,
而当一个年轻人,听说这件事,
拿着美酒和琴前来,
他热情得迎接,他认为这是在送别自己的母亲,
这个年轻人就是嵇康。
而在有一次,听说兵家有个少女,
才貌双全,而在还未出嫁就香消玉损,
他根本不认识人家家里人,
还跑到灵堂哭了一场。
当代作家余秋雨先生,就写了这么一段话。
“这眼泪,不是为亲情而洒,不是为冤案而流,只是献给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荒唐在于此,高贵也在于此。有了阮籍那一天的哭声,中国数千年来其他许多死去活来的哭声就显得太具体、太实在、也太自私了。终于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像模像样地哭过了,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依我看,男人之哭,至此尽矣。”
余秋雨
而他特别还有一件事,叫穷途之哭,
就是驾着一辆车,到处去瞎逛,
然后到了一个地方,没有了路,
就下车,放声痛哭……
大概他觉得,自己也像这辆车一样,
没有了路可以让他自己去走了。
在那样的没有标准,没有秩序,
只剩下利益的搏杀,没有人文情节的社会,
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特别难受的,
我想,他哭兵家少女,那种对生命的怜惜,
那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叔在红楼梦中也有一次这样的触动,
贾宝玉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家里的美人图,
看着自己身边灯红酒绿,想到那个美人图,
可能会孤零零的在那,会很寂寞,
于是突然想去陪陪那幅画,画上的美人。
我想如果一个社会,一个行业,
失去了标准,没有了底线,
人文上的关怀,所剩无几,
所有的人都关心所谓的“礼教”,
和所谓的“秩序”或者“规则”,
来有利于自己谋利,
对于真正的思想内涵,
对于真正的人文情结,
漠然去对应,我想这是黑暗时刻!
03
景德镇陶瓷近二十年的困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从大清王朝灭亡后,
御窑厂也随即关闭,
一大批优秀的制瓷人,
走出了御窑厂,开始为民间而创作,
他们拥有着制瓷的传承,
有着精湛的工艺,
更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
他们去学习岭南画派,学习海派,
从而他们中一批最优秀的人才,
凝聚在一起,被称为珠山八友,
陶瓷最初的精品,是帝王和皇家的用瓷,
当核心的精神去掉后,
他们重新将人文思想注入,
多方学习,最终形成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开端。
珠山八友是为中层而服务的,
在他们之后,随着十大瓷厂的崛起,
随着新中国轻工业的发展,
景德镇再次迎来了希望,
我们现在很流行去追所谓的厂货,
其实就是十大瓷厂当年做出的精品,
现在一个精品厂货,价值都在十多万了,
十大瓷厂,说是为了实现陶瓷的日用瓷,
或者是艺术瓷的普及,但其实相对于,
我们中国庞大的人口来说,
十大瓷厂当时的陶瓷,其实分配上,
并没有达到所谓这一点,
所以叔也一直说,陶瓷从古至今都是奢侈品。
但是在十大瓷厂的时代,
我们国家仍然是派有非常多顶级文化精英,
来景德镇做指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十大瓷厂的精品陶瓷,
还是能够保持非常高的质量。
而随着十大瓷厂在改革方向上的失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十大瓷厂成为了历史,
景德镇自身的制瓷人,
其实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只能说拥有制瓷的精湛传承,
他们不具备优秀的文化创造力,
这是从古至今的硬伤,
别看景德镇现在很多优秀的手艺人,
这个被称大师,那个被称大师,
文化水准是经不起推敲的。
没有国家级别的文化精英做指导,
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基础文化修养,
是支撑不了前进步伐的,
而在十大瓷厂倒闭后,
在2000年到2020年,
景德镇陶瓷这20年的发展中,
进步当然是有的,但是本质上,
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变。
总体来说,就是标准的缺失,
就是人文思想上的不足,
导致了无法去指导产品的开发。
2004年,本是景德镇的千禧之年,
而瓷都的称号却被国家轻工业部颁给其他城市,
这其实已经给了景德镇陶瓷行业一个警钟。
而在2002年到2012年,
大概这十年的时间,景德镇本可奋力实现陶瓷工业化,
但是很不巧,景德镇所有人都沉迷在大师瓷的盛行中,
当时所谓的大师瓷有多赚钱,
你在景德镇随意找几个“大师”,画点东西,
运到广东,直接能变现,
一货车的陶瓷,可能就能让你赚几百万,
这样的泡沫当然是会破的。
而大师瓷的盛行,让景德镇制瓷业有一个错觉,
原来贴上艺术品的标签,
就能够让原本几百就做出来的东西,
能卖到十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
所以,景德镇陶瓷原本的工艺品性质,
尝到甜头的景德镇人,都开始说这是艺术……
大概景德镇人忘记了,
当年给皇帝做的御瓷,当时也就是工艺品,
几百年后才成为艺术品,
你当代做出来的东西,凭什么说是艺术?
大概景德镇人也忘记了,
曾经的珠山八友,当年是饭都吃不起,
青花大王,王步,大概做梦也想不到,
他的东西现在能值几百万……
目前景德镇如果算上德艺双馨,
能称得上大师的,不过一个手的数量,
九叔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四五十岁的人,
做出了一堆产品,就能被称之为大师……
景德镇人在艺术瓷上尝到的甜头,
让他们发现了一个窍门,
那就是做溢价,想办法往文化、艺术上面去靠。
但是很多时候,没有文化基础,没有艺术沉淀,
甚至是没有任何思想和人文情节,
强往艺术上去靠的景德镇所谓艺术陶瓷,
读过书的人,一眼就能知道,
这是多么扯淡的东西……
失去标准啦,过去好瓷器的标准,
是清朝的督陶官唐英,说可以,就可以,
是新中国的顶级艺术家,说可以,就可以,
现在是窑口里,
一辈子没接触过顶级艺术的人,
自己做了几个东西,自嗨得不行,
随便抄一抄,他说可以,也就可以了。
或者说找个完全凭借年龄取胜的“手艺人”,
弄个艺术家的标签,打点温情牌,
糊弄糊弄也过去……
04
景德镇陶瓷应该做好工艺品,
不要老想着做出的是艺术品,
如果自身没有达到一定的文化修养,
先做仿古,蛮好的,
能把仿古做到极致,
已经很不容易了。
标准的缺失,人文的漠然,
是当前行业最需要去正视的因素。
阮籍在1800年前的穷途之哭,
和今天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困境,
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当然,景德镇拥有这么好的手工陶瓷产业链条,
这些年也出了不少有真知灼见的窑口和手工艺人,
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这个行业的希望。
穷途之哭,
只能是一时的,
希望大家共勉,
为喜欢我们景德镇陶瓷的全国用户们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