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作者:朴知紫砂文化 更新时间:2022-07-29 01:44 阅读:652

点击标题下的“紫砂茶器与茶文化知识”一键订阅关注


从五百年前的明代开始,宜兴丁蜀这个江南小镇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散着紫砂匠人们叮叮当当捶打泥片的声音,这富于节奏的声音从来没有中断过。


在这叮当的声音中,一门手艺就这样生生不息地延续着,两个家族声名鹊起,光耀千秋,他们是邵氏家族与陈氏家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丁蜀镇


邵氏家族


邵氏家族的紫砂器制作历史,发轫于明代末期,历经整个清代至民国,经久不衰。


明末清初,即涌现出邵文金、邵文银、邵盖等翘楚。邵文金又名亨祥、邵文银又名亨裕,都为时大彬的弟子。邵文金,仿时大彬汉方独绝,为士大夫所珍爱。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大彬汉方(开光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张廷济等题咏,时大彬制汉方壶,拓本跋文 册页(部分)


李景康、张虹编《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曩岁左沪,于蒋同年孟萃案头偶捡石某壶史,言大彬精制壶,而邵文银兄弟独得其秘,文银所制壶间以亨裕署款,后摹仿者多,而真赝一望可辨。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邵亨裕款 笠帽壶 台湾鸿禧美术馆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整个清代,更是名家辈出,灿若星辰。清三代时,邵家更是名将辈出,顺治时期邵文茂、乾隆时期的邵元祥、邵旭茂、邵玉亭、邵基祖,嘉庆道光时期的邵俊根、邵二泉、邵春元、邵大亨、邵景南,咸丰同治时期邵权衡、邵湘甫、邵云甫、邵友廷,清末民国初年的邵金章、邵茂章、邵全章、邵云儒等等。邵玉亭等名工还专为清宫制作过御用紫砂茶壶。就连当代制壶大师顾景舟先生是大众普及率最高宜兴紫砂制作者,顾老的制壶启蒙来自于他的的祖母邵氏,学成后也就在祖母家制坯。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邵友兰 紫砂诗句温壶 故宫博物院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清中期的邵大亨不仅是邵家也是紫砂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名家,顾老也曾给予高度评价:“经我数十年的揣摹,觉得他(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邵大亨的确是邵氏的一代名家,至于顾老为何把他推向巅峰,还有待考证,毕竟我们从几百年紫砂制作历史来看,邵大亨是否达到最高的地位也是值得商榷的命题。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邵大亨 德钟


如果我们稍加留心地从邵家制壶大的历史时期来看,邵家用泥和其他家族颇有不同,整个家族似乎非常钟情于紫泥,而对其他泥料仿佛不屑一顾。这个现象从明末清初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这种从一而终、一代一代的恪守,是否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邵氏家族传承的连续性和严格性?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邵大亨 鱼化龙


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顾景舟大师认为“大亨壶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大亨壶在清代已被珍若拱璧,历来深受藏家珍爱。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八卦一捆竹 南京博物院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邵大亨扁圆壶 台湾翦淞阁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蛋包壶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大亨经典瓜子印


陈氏家族


陈氏家族能够流芳紫砂陶艺史,不仅仅是因为有一位声名显赫的陈鸣远,而是源于由历代陈氏名工构筑的一册“无双谱”。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砂壶选粹》著录陈用卿款调砂壶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陈子畦制紫砂盘螭龙水呈


陈用卿、陈德卿、陈子畦、陈鸣远、陈汉文、陈伯芳、陈砺成、陈殷尚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时代佼佼者,都在紫砂陶辉煌的发展历程中,演奏出属于自己、属于家族的咏叹调。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陈汉文制鸳鸯形水洗


紫砂陶器自古至今未设立官窑御场,紫砂陶艺人,可以纵情肆意地发挥自我创造意识,可以口口相传家族的配泥制作秘诀,可以在器物上留下自信的烙印。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能工巧匠独具个性的紫砂作品,还可以透过这些作品上,可知、可考的匠人名字,去更深入了解历史的脉络、工艺的演进、风格的变化等。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陈伯芳 风卷葵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陈殷尚 菱花式壶


陈氏家族从明末至乾隆可谓是群星闪耀、目不暇接。这样的精彩纷呈似乎到了清中期却戛然而止,唯有查阅到清末民初的陈光明,其他再无陈氏名手,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紫砂“名”门,两大家族


▲陈光明 段泥光明石瓢壶


陈光明曾与顾景舟一起在上海仿古,后来顾景舟大师谈及当时在上海仿古艺人之中,陈光明的手艺最高。


一代一代制壶的能工巧匠用他们的智慧和人生铺垫了几百年紫砂发展的道路,在技法、材料与窑烧交互的时刻,材质通过技法的重塑和窑火的锤炼后,使孕育中的茗茶散发出氤氲般的香气与滋味,茗茶也感受到了泥料的呼吸和脉搏。紫砂材质可谓是集千万年天地之造化,紫砂艺术可谓是博众彩之特长,宜兴紫砂茶壶的发展与演进,伴随着中国人饮茶活动的延伸,和精神世界的升华,通过精湛的手工艺制作,传递着匠人们的抟砂、智慧、创造和情感,激发着茶人对茶的热情,鉴证着中国人的茶事活动走向精神、文化和艺术的殿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