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华人的地方,必有茶,爱茶之人通常必有紫砂壶。
紫砂壶,一个可包容万物的物种。
传承600余年,因包含了书画刻绘等技艺于一身,从民间走入宫廷,从实用器走入博物馆。
金庸当年因茶与壶在宜兴建了一所“归云山庄”,还为心爱的紫砂壶题写了“一壶了却千般累,月白风清万里同”的诗句。
世间兴衰事,尽在一壶间。
古往今来,紫砂界也诞生多位泰斗级制壶大家。
今天,《人物》专栏对话的是:当代紫砂界领军人物之一,代表作品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大家——顾绍培大师。
顾绍培代表作《高风亮节》
顾老近耄耋之年,银发、寿眉,身形挺拔,眼睛炯炯有神,可能多年带徒,不说话时自带威严,似家中长者又似严师在座。
招待我们喝茶时,执壶之手稳稳当当。
随后,我们聊起了3.15晚,央视播放的《欢乐城市》栏目中,顾老现场制作的一把「供春壶」。
他笑言说,“这两天还在制作几个小供春,仅有小孩拳头大小”。
让我们油然感慨,老一辈大师在技艺上的耕耘不辍。
他常说,“技”与“艺”如水乳交融,没有熟练而精湛的工艺技术,艺术创造是无法实现的。但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其作品只能是平庸乏味的。
因此,顾老的紫砂作品皆是从生活中滋发而出的妙悟,融会了他炉火纯青、巧夺天工般的技艺,充斥了博厚大度的情怀,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风采。
从业紫砂60余载,他创作新品100余个,曾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金奖;二十多次获省、国家级工艺美术评比大奖。
11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撰写了5篇学术性论文并发表,出版了4部个人专著,2020年获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可以说,在当代紫砂史上,顾绍培的个人影响力已经毋庸置疑。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顾老看来,紫砂行业的整体发展,直至今天,可以说是历史最好的水平。
不仅从业的人数历史最多,更重要的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从这个角度讲,宜兴陶瓷行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了非常高的程度。
而且行业发展前景十足。
“我们宜兴紫砂从日用陶到工艺陶,甚至上升到艺术品这个范畴,主要关键就是离不开生活。”
他认为不能把紫砂仅仅具象在紫砂茶壶,“紫砂从门类上来讲,不仅有壶盆瓶鼎,还包括清供文玩及餐具”。
“但哪怕从紫砂壶讲,茶文化还在发展,那紫砂壶作为茶最好的承载容器也必然会继续发展。”
“如果说喝茶有区域性,那绿化美化环境没有国家界限”,所以在他看来,“紫砂花盆归类于盆栽艺术,尤其是高端的盆景,都离不开紫砂盆景盆。”
因此他认为,紫砂依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十多岁开始带徒,顾老秉承着“德艺双馨”的宗旨,致力于发掘年轻一代匠人,让技艺传承下去。
他认为,在艺术上应“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现在年轻人对技艺的认知越来越重视,有好的基本功,再加上现代知识,发展的步伐是比较快的”。
但是,他反复在强调,“发展快没问题,但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要想走捷径。要安下心来,务实地工作”。仿若面对着无数的学生,严厉的耳提面命,孜孜不倦的教诲,生怕学生们行差踏错。
靠山吃山,一代又一代宜兴人靠着这一把土生活,无数人因此获得了成功,但“吃水应当不忘挖井人”。
在顾老看来,只有把专业技术学好了,学扎实了,才能守护好宜兴紫砂这片沃土。
“我希望年轻一辈的包括我们一辈的,都要坚定这个信心。”
“守护好宜兴紫砂、宜兴陶土,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业者的历史责任”,顾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