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鉴赏(紫砂陶刻名家)

作者:朴知紫砂文化 更新时间:2022-07-29 08:06 阅读:372

陶刻的存在分为以自己的表现为主体存在,与器皿同时存在,只是依附于器皿而存在。


依附于器皿而存在的陶刻,是一般性实用品的装饰,失去了器皿载体,其陶刻也就无任何独立的意义。


与器皿同时存在的,就是俗话说的“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情况,是器皿与陶刻相得益彰的工艺装饰。这种陶刻装饰往往与其载体互为存在,缺少了两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提升另一半的艺术魅力。


而以自己的表现为主体存在的,则是当代出现的陶联、陶板、壁挂、竹片、字屏等独立存在的品种形式。


紫砂陶刻鉴赏


冯桂林制、任淦庭刻、吴汉文画 《传炉》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与器皿同时存在,“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极尽文采风流之作的佳品又该如何鉴赏。


紫砂陶刻之美,不止讲究画面的精美,手法的独到,意境的渲染,更重要的是在这方寸之间的构图之上。没有和谐美好的协调比例,精准的画面构图,就不会有切合壶整体的艺术效果。


我们看陶刻,就要看它的构图和章法,并结合紫砂器来创作,不管是紫砂陶盆、紫砂壶、紫砂花瓶还是紫砂盘,在工艺上讲求大雅,在装饰上则讲求布局,布局一乱,再好的内容也变得失去了味道。


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的布局、西方绘画的构图、书法的肩架、布置、摄影取景、三维空间等等各个方面去研究,从人们的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去探索,在方寸之间的陶坯上尽善尽美地展示陶刻装饰的魅力。


构图造型艺术中对于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由于紫砂陶器的形态各异,种类不一,形式变化多端,大小也无定数,小至方寸,大至数米,所以陶刻的构图也给从事此项工作的艺人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紫砂陶刻鉴赏


陈鸣远制 南瓜壶


罗桂祥博士旧藏


结合壶型,依据画面构图,但不作喧宾夺主的艺术创作,是对紫砂陶刻艺术工作者的一项挑战。从曼生的壶式构图上我们也能够学习到一些陶刻的布局,了解曼生壶的人都知道,传世的曼生壶,无论诗文、金石、文字等等,都满肩、满腹地刻绘着,占据较大的空间。


紫砂陶刻鉴赏


清中期 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


陈曼生刻香蘅款


紫泥粉彩泥百衲壶


在铭文于壶身的位置、行文的疏密、字体的大小上,曼生作为金石大家可谓得心应手,醒目的位置,阿曼陀室的印章也突出了他文人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曼生壶鲜有绘画入壶,可能曼生擅长金石,欣赏习惯所致,或者觉得在壶体上绘画,在形式上不利于表现壶的艺术性,原因我们不得而知。这种在壶体之上绘画的形式在民国时期才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且产生一些专门从事陶刻绘画的艺人。


我们可以从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汲取一定的经验。中国画讲的是章法和布局,在画面安排上,考虑到水墨之间的挥洒适度,民族特性,物象的变化、层次,又讲求统一、组合等等,将无限的立体结构转换成有限的平面结构。


紫砂陶刻鉴赏


清道光 吉安制瞿子冶铭


石瓢壶


此外在构图的美感规律中,也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结合等等的关系,这在我们的陶刻内容中也是需要注意的,陶刻虽没有笔墨挥洒间晕染开的那种韵律,它更像是工笔画的细腻、精到。


在构图的形式上我们可以采取中国画中”S”形的构图、”C”形的构图。又比如”三角形”构图等等一些常见的构图形式。在远近、高低的经营上,又要讲求疏密、虚实之对比,以及画面轻重、大小的感觉,由此对陶刻艺术汲取国画之妙趣,无穷境界。


紫砂陶刻鉴赏


1956年作 顾景舟、任淦庭大石瓢壶


在陶刻的构图上,空间位置,大小排布,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映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性,展现艺人人格魅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在美术创作中,构图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和艺术形象的视觉冲击力产生的美感,才能得到具有艺术震撼力的作品。


紫砂陶刻鉴赏


顾景舟制、范曾书画 仿古壶


紫砂陶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我们紫砂人从紫砂陶刻中成长,做到与壶的形、神、意相结合。紫砂壶体的空间较小,方寸之间的比例掌握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陶刻创作从微型艺术画中可以得到一些借鉴。


从实际而言,紫砂壶方形器是最易构图的,平面的形式利于绘画。圆形器的立面为弧形不易掌握,需要在变幻、空间位置上,作一定的布局安排。还有一些创新型的壶型,这些壶型的结构一般多奇巧,难以布局。这些在陶刻创作中都是要考虑到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