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紫砂壶的人对于成书于明末崇祯年间的《阳羡名壶系》都不陌生,而关于最早从事紫砂制坯相关事宜在此书中也有记载:“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金沙寺僧
据悉,这位僧人法名为”静智“,出家于金沙寺(原址位于宜兴市湖淦镇西南边,距离著名的丁蜀镇约5公里),生卒日期虽无详细的记载,但就相关文献显示金沙寺僧确实比活动于明正德年间的供春早几十年。而且,据说后世广为传颂的树瘿壶就是供春在金沙寺”偷师“制作而成的。
不过,毕竟是历史上第一位紫砂制坯手,制坯与烧制过程肯定十分粗糙。具体过程如下:
静智经常和当地陶工一起,久而久之学会了炼制紫砂泥料与捏制紫砂壶。首先,先用手将紫砂细泥捏成实心的壶,之后将壶进行修整规范成美观的圆形,然后再将实心壶挖空做出壶腹,之后安装上做好的流、把、盖即可。当然,古代用于烧制紫砂壶的龙窑此时肯定也不可能出现,烧制并非在专门的窑内,而是放在陶窑内烧制而成。
十分可惜的是金沙寺僧虽是紫砂制壶第一人,并没有真正的将紫砂制壶的技艺推广开来,也并没有传世作品流传下来。所以,对于紫砂壶界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找到作者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紫砂学习笔记”,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