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堂堂主谈紫砂:调砂,铺砂,抽砂,掺砂,和冲浆的基本概念(2)
续前文。文章很长,所以拆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向前翻翻。
三,什么是“铺砂”?
当紫砂壶坯体已成型、尚有一定湿度时,把研磨好的,生或熟的、不同泥色的紫砂颗粒,或铺、或点(嵌)、或撒,施于湿坯表面,再借助工具将这些颗粒压进坯体表层,称作“铺砂”。
铺砂,仅作用于壶表上的一层、一片、一点,主要起点缀装饰作用,使烧成器表的砂点和胎质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并不增加坯体强度、改变收缩率及减少变形、提高成品率。
用于铺砂的紫砂料,质性一般要高于或等于坯体用泥的质性。若质性较软,会造成制作时“拖尾”及烧成后因收缩较大而与胎质不相融。
四,什么是“抽砂”?
如果某种紫砂泥中的石英含量高,那么它的烧结温度就高,会抬高烧制成本;它的砂性也重,制坯时不易成型,干燥时容易开裂。
为了用含砂少的紫砂泥做出含砂多的效果,制泥人摸索出了“抽砂”工艺,例如:在加工好的40-80目粉料中,抽离出部分60-80目的颗粒,使剩余的60-80目颗粒,在总量上相对减少,烧成后粗料与细料对比明显,就会形成新的质感。
五,什么是“掺砂”?
在用捶泥木榔头捶炼成块紫砂泥料时,一层层掺入40-60目的天然细砂生料,一层层捶炼,直至掺匀为止,称“掺砂”,大多采用本色砂。俗称的“梨皮砂”、“桂花砂”,即是掺杂黄色砂粒的紫泥料,烧成后表面近似梨皮。
未完待续。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若有异议,请勿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