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文章很长,所以拆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向前翻翻。
4,喷浆
这是早些年的低端手拉壶,或者灌浆壶常用的手段。现在依旧是最低端“紫砂”壶的通用做法(为啥加引号?你懂的)。喷浆的壶,可以省去明针修胚的过程,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让壶表面比明针修胚之后更光亮和更光滑。但真正手工壶,我想不出喷浆的任何理由。
所以,也许我可以这么给您下结论:目前您所见到的光亮无比的新壶,只要不是一两百元以内的,就不用去怀疑有没有喷浆,因为喷浆壶对稍有玩壶经验的人来说,一眼就认出来了,所以世界上不会有人傻乎乎地给正宗的手工壶去喷浆,除非是为了达到某个特殊的艺术效果。
说到喷浆,新的问题又来了。
问题1:为什么壶的外表面和壶壁的截断面颜色会不同?比如,某个壶表面是红色的,把表面刮掉,或者壶摔破之后,壶的表皮之下的部分(或者壶壁的截断面)却不是红色的了,或者没有表面那么红,是不是可以断定是喷浆?
堂主的答案:有可能喷浆,但99.99%不是喷浆导致的。因为煅烧时,壶的外表面和空气直接接触,截断面是无法与空气接触的,煅烧的环境就必然不同,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必然不同,颜色就很可能不同。既然表面和截面颜色大多有差异,那么你在打磨时,表皮磨掉了,表皮下面的颜色与表皮很可能不同了。
问题2:壶的外壁为啥都比内壁要更细腻,更光滑一些?是不是外壁喷浆了而内壁没有?
堂主的答案:大错特错!稍微有点紫砂常识的人就知道,壶的外表面是明针反复处理过,明针处理过之后的外壁,与不用明针处理的内壁,颗粒和泥浆的状态必然不同。又因为外壁和内壁煅烧环境肯定不同,所以外壁和内壁颜色有可能会有差异。
5,泡养之后的包浆
这个总结的就是泡养之后的壶了,壶泡茶久了,表面就会包浆。包浆的壶,油光发亮,和新壶的相对干涩相比是天壤之别。即使是朱泥,即使新壶也是光滑的,但包浆后是光亮如镜的效果,没有包浆是不可能光亮如镜的。但包浆之后的壶,透气性变差,表面也不会挂水了。(挂水问题,在前面的帖子里也有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向前翻翻,这里就不多讲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若有异议,请勿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