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日子,很多紫砂人守在家静下心来做壶,手工制作紫砂壶作为一门老手艺算起来已有近600年了,坚持下来也非常不容易,不仅需要有娴熟的技艺,还需要有一颗甘于寂寞、专心致志的匠心。对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绝不能偷工减料。俗话说,方寸之间显功力,细微之处见真章。2006年,紫砂壶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丁山人,要对得起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紫砂壶成型方法大部分用现代技术所取代,甚至为了产量以及批量造型的一致性,向其它瓷器生产一样,用石膏模灌浆成型工艺,或用工模具辘轳车成型,这样既提高了生产率,又可满足对作为日用消费品泡茶器的出口需求。这类商品与作为工艺美术品的紫砂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用一种通俗的比喻,即一张原画与这张画的印刷复制品的区别一样。
紫砂壶的传统工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九九八十一道工序方能完成一件作品,从开矿养土,到练泥陈腐,再到成型干燥,再到足火烧成,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己的门道,必须保证分毫不差,才能做出一把比较满意的壶。做紫砂壶,自古至今没有百分百的成品,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在壶上就是总能找到一些小缺陷小缺憾,所以说,紫砂行业是一个火中取粟的活,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因为,最后的成败全然取决于窑火,而且,从窑里出来就再也无法改变了,没有可能重新来过,要么再起身筒重做一把。
(电炉烧成紫砂壶)
#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