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音符,却能奏出伟大母亲河的奔腾和温柔。
不沾笔墨,却用形写神、用神写意,勾勒出了黄河的气势和力量。
他用五色泥代笔制出一把独特的紫砂壶——《黄河颂》,不需细看,画中的气息便已扑面而来,有了怡情悦目的审美享受,而细看线条,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徐徐展开:
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水云之间冉冉升起了朝阳,绞泥而成的“颂”字不失魏碑的圆润,他以大写意的方式赞颂了祖国母亲博大的胸怀和多民族融合的自豪感。
如果你也喜欢绞泥紫砂,作者——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泽军是你必然要了解的一位紫砂艺人,他以独特的山水画绞泥技艺在紫砂界独辟蹊径,创作出了多个优秀的作品,诸如《黄河颂》、《长江颂》、《夕阳无限好》、《旭日东升》系列……
崭露头角
出生于江苏宜兴市丁蜀镇头阳村一个紫砂陶艺世家,顾泽军学艺初成便去挑战高难度的方壶,也正是这一把“富贵壶”得到了时任宜兴紫砂厂工艺总监的紫砂工艺大师吴培林的赞赏,而他也成为了其入室弟子。
入道之初,在吴培林大师的严格要求下,他临摹了每个时代,尤其是明、清每个作家的作品,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更重要的是人生观。
当他出道之时,第一把壶便卖了200块,“在当时的宜兴,一个初出茅庐的陶艺师能有这样的成绩,我自己感觉已经很不错了”。
兴奋吗?那是自然,小试牛刀便获得成功,但更重要的是,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绞泥之路
与顾泽军老师的对话非常顺利,他看起来非常严肃,实际上在探讨专业时却相当健谈,有问必答,几乎是为我们普及了一场关于绞泥工艺的常识。
当我们问他,传统壶型那么拿手,还会去钻研绞泥?
他说,“非常感谢吴培林大师的培养,3年的摹古,让我起点很高,而且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艺和审美的成熟,还有品德和艺德的感悟。比如时大彬陈鸣远大师的作品让我懂得精益求精,比如吕尧臣的作品让我明白有思想创意的人才会在行业里走得更远,作品才能获得永恒”。
“此外,还得感谢壶友们,他们的喜爱和督促让我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踟蹰不前,而是专心去创作、不断迭代自我,我从21岁就明白未来有更多可能。”
今天在世人的眼中,顾泽军是成功的,他用创作泼墨画绞泥/大写意绞泥作品,做到以艺术动态为主的思想思维,提出以情趣、韵味、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艺术思维,以雅俗共赏为基础的审美法则,打开了紫砂艺术创新的新领域。
但这样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和坚持。
师法自然
绞泥技法难在哪里?顾泽军说,有着多重难点。
首先是泥料的选择和炼制。
宜兴紫砂又被称作五色土,绞泥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揉和、挤压形成自然纹路,如云纹、水波纹、旋纹、编织纹等的陶瓷装饰技法。
不同的泥料收缩度不同,但要在相同的温度下让这些泥料达到最初设计的色泽,而且还不能开裂走样,本身就需要对泥料了如指掌。于是顾泽军会亲自选择矿源、炼泥,“在我的眼中,这些泥料再没有秘密”。
其次是绞泥技法。
不同色彩的紫砂泥条按设计要求叠放镶嵌,再切成多色泥片,捏搓、拍打成片制作紫砂壶,形成色调对比强烈的不规则线条,恰到好处地在紫砂壶体上表现作者的意图。
“泥料幻化出粗细不一的线条,既要生动自然又要与壶型贴切,还要表达出我的思想,非常艰难”,“起初心里有想法但手上技艺达不到,山水绞出来后线条生硬,后来不断积累,真正做到用泥代笔,达到'眼到心到手到',制作出壶内壶外颜色一致的绞泥作品”。
然后是意境。
顾泽军说,“好的绞泥作品应当化繁为简,不仅画面要素雅、简洁,更得有思想,就像中国画讲究的大写意,绞泥紫砂壶不需要满彩的效果,而应当有着大片的留白,留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就像作画一样,要有远近,有明暗、有留白,还得切意,花纹与壶型也要贴切,这样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而不是为了绞泥而绞泥”。
在他看来,虽然绞泥是紫砂的装饰技艺,但依然要做到“师法自然,宛如天生”,在他看来这样的作品才有最强的生命力。
比如《报春对壶》是他《春夏秋冬》系列之一,创意来自东坡先生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用两根竹子代表竹外桃花,鸭在水中嬉戏表达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主色调为蓝色,浅绿色为辅,红色代表土地,色彩的运用和情景的表达都在一把壶上呈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未来,顾泽军说,“从陶瓷几千年的历史就可以看出,潮起潮落,归根结底都要看作品本身。只有做好了作品,才能获得艺术上的永恒。”
顾泽军档案
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2011年《人民日报-精华周刊》封面人物
《夕阳无限好》入选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
《金长江颂壶》获河北省首届中国紫砂精品博览会金奖;
《旭日东升》获河北省首届中国紫砂精品博览会评选金奖,被中国博物馆收藏;
《长江颂》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