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一生三大遗憾

作者:紫砂之家官方 更新时间:2022-08-01 08:29 阅读:964

泽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自成高。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越了解顾景舟,越发觉得一代大家自有风骨。


可能是因为热爱、重视,便越发小心谨慎,不敢轻易涉足。


顾老的一生中留下了三件憾事:掇只之憾、供春之憾和文集之憾。


掇只之憾——


一生未制之憾


顾景舟唯崇拜清代大家邵大亨,一百五十年的遥遥岁月,无有超越他之上者。


《宜兴县志》记载邵大亨的一把“掇只”紫砂壶为“千金之壶”,当时这把大亨掇只在顾老手上几月有余,宠爱有加,再三解读。


顾景舟一生三大遗憾


清代 邵大亨 掇只


四海茶具馆藏


也许是对经典的过分崇拜不轻易上手,也许是对艺术的过于严谨不随便动手,也许他年事已高不方便出手,也许是为了留下永远的“思念和追求”。


终因多方原因,顾老一生未曾动手做过掇只壶。有多少人都幻想和期盼能一睹顾老“景舟掇只”的风采,这已成为紫砂界的一大遗憾。


大亨掇只原作,现藏于上海百佛园,成为国家艺术的重器宝典。


顾景舟一生三大遗憾


大亨掇只


四海茶具馆藏


顾景舟去世前,曾专程赶至上海“再看一眼‘大亨掇只’壶”,那是最后一眼的痴情。


不论是对经典崇拜不轻易上手,还是对艺术苛求不随便动手,抑或是年事已高不方便出手,顾景舟虽对“大亨掇只”壶宠爱有加,再三解读,却从未仿制。


这从另一个角度,反证了“大亨掇只”壶的王者之气,揭示了紫砂大师的严肃严谨。


景舟掇只终未现世,这是顾老一生的遗憾,也是紫砂界的一大遗憾。


供春之憾——


未能厘清之憾


关于传世的第一把壶——供春壶,顾景舟先生曾做了许多研究。


业界对这把壶的存世真伪众说纷纭,其中包括储南强先生捐赠的,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把供春。


顾景舟先生一生严谨清正,恪古礼,守风骨。他是一个手艺人,更是一个传统文人。


顾景舟一生三大遗憾


供春紫砂树瘿壶


高10厘米、通长19.3厘米、通宽12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从整理的顾景舟先生口述来看,顾老对博物馆的这把供春也是存有疑问的。


他曾经对供春壶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准备把研究结果发表,后因有人以不应对紫砂的大好形势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为由加以劝阻,最终未能成刊。


顾景舟先生晚年曾与其弟子潘持平口述供春壶的鉴别,谈及其一生曾鉴定供春壶一十三把,藏家皆言:壶是供春所作,壶盖是清代名家黄玉麟所配制瓜钮盖。而后请裴石民先生配盖,以作灵芝钮。


顾景舟一生三大遗憾


▲黄玉麟制供春树瘿壶


从形制风格与工艺手法来看,顾老认为,这一十三把供春壶皆是黄玉麟所作。


他对一十二位藏家都言明是仿作,却唯独对一上海松江老人说此壶是真品。


顾老说道:“徐姓老人年逾古稀,视此壶为珍宝,且又有心脏病,我怕闯大祸,故违心说是真的,仅此一把而已。”


时过境迁,直到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此事,用最后的力气交待家人:那把壶是假的,要翻过来。


关于未能厘清的供春壶,成了顾老一生中的第二大遗憾。


文集之憾——


难以实现之憾


顾老在晚年向亲友透露过想出一本个人传记的想法。遗憾的是,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顾景舟一生三大遗憾


▲景舟编著


当年曾有编辑找到顾老,想出一本《顾景舟壶艺集》。


选出顾老各个时期创作的有代表性的紫砂壶,然后由顾老把每把壶的创作构思、制作经过和艺术特色写出来。


顾老的书法很好,本打算让他亲自用毛笔把文章誊清,再署名盖章。一壶一文,图文并茂,壶艺书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顾老同意了,他说作品出版的不少,但一没专集,二是商业性的,不是艺术经验的总结。他也很希望出这样一部书。


顾景舟一生三大遗憾


▲景舟弟子编著


但是涉及具体内容时,问题来了,其中最大的困难是难以找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往往壶一制好,就被拿走了,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


现在壶不知道在哪,就算知道,人家也不一定肯拿出来。


于是这件事只好暂时搁置下来,谁知这一搁,竟成了千古的遗憾!


为紫砂撑过篙摇过橹,顾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热爱的紫砂事业。当大师远去,回溯其生命历程,我们发现其一生的遗憾都与紫砂壶有关。


这三件事是顾老的遗憾,是紫砂界的遗憾,也是无数爱壶之人的遗憾!


随机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