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宜兴,陪一位外地的紫砂艺术收藏家重温宜兴蜀山南街,发现南街又多了几家售卖紫砂壶的坊间,一开口却发现原来是几个外地人,在传统家庭紫砂作坊林立的蜀山,外地人占到70%以上,本地人已经很少在这里做壶生活,现在市场上那些偷工减料的紫砂壶恐怕基本不是当地人所为,我曾经在前几年的《大公报》副刊发表过一篇《紫砂老街的记忆》,说宜兴紫砂人的善良,写蜀山人的勤劳,展现古南街商埠的风情⋯⋯。
陪朋友在夏秋交替季节古地重游,似乎人的思维也在变换着视角,紫砂艺术的发展在这条残存不足一百米的古街上向前延展,虽然有曲折,有停顿,更有进一步向前的脚步声在耳畔回响,那是自古以来紫砂人赖以生存的一条街,几百年来,从这条街上走出了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当看到如今这断垣残壁的时候,斑驳的记忆再一次想像到了往日商贾云集的繁华场景,记忆停留的一刻,我看到了古代的繁华、也闻见了当前的萧条,更预想到未可期来的繁荣。
蜀山原来称独山,山下有一条宜兴通往外埠世界的"蠡河",相传是范蠡带领乡民开凿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看到此山此河景色秀丽,于是有了想在此终老的愿望,说此山似蜀,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叫此山为"蜀山"。他的讲堂后来改建成了"东坡书院",蜀山是宜兴紫砂的发源地,古代山下的南街是紫砂商埠重镇,有陶器店、当铺、茶馆、烟店、有浴池、棋馆,更有古阳羡有名的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