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范蠡,春秋末期人,相传在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夫差后,便辞去官位带着西施一起离开。传说他们经常在太湖边出现,最后在宜兴定居,并且成了陶业的祖师爷。然而范蠡是否真的来到了宜兴? 可从以下几点说明:
造缸先师称范蠡
(一)根据周朝史书《国语》的记载:「勾践灭吴,及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国矣,遂乘轻舟,以入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所谓五湖,就是当今的太湖,而宜兴就在太湖西岸,看来范蠡在太湖上岸到宜兴的可能性很高。
(二)宋代水利学家单锷《水利书》:「宜兴东有蠡河……昔范蠡所凿。」宜兴城的东边有一条名为蠡河的运河,蠡河名称的由来,便是为了纪念范蠡开凿运河的功绩。
矗立在宜兴上袁村的「范蠡与西施」雕像。
(三)据嘉庆年间重刊的《宜兴县志•遗址补遗》:「蠡墅在鼎山之西,范蠡成功泛湖,尝居于此。」在宜兴陶业中心的鼎山和蜀山之间,有一个叫「蠡墅」的村庄,相传范蠡当年曾在此住过。而蠡墅西边松树窑后面的蠡墙围,则是他的住所。并且施荡桥、西施荡等名称的由来,也与范蠡伴西施来此游赏有关。
(四)在蠡墅的崇福寺内,有范蠡的塑像(抗战时期毁于日人手中)。汤渡的镇溪寺里(今已改建成陶瓷厂厂房),曾悬挂陶朱公画像,上有「致富先师」的匾额。这些都是鼎山和蜀山一带的居民,为了纪念这位陶业始祖,才特地替范蠡建庙塑像,并奉其为「造缸先师」。
从这四点归纳而来,范蠡到宜兴居住应该不假。而他在自己住处附近所发现的泥土,粘性强、耐火烧,适宜制做陶器,于是带领当地居民从事制陶的生产。范蠡为了勉励自己在陶业上的发展,遂将自己的姓改成陶,人称「陶朱公」。历来,在宜兴鼎山、蜀山镇的陶业工人,均奉范蠡为陶业的祖师爷。
制缸是宜兴陶业的重要品项,范蠡更被奉为「制缸先师」。
虽然民间供奉范蠡为陶业祖师, 但是亦有否定其为祖师爷的说法。
(一)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范蠡离开越国以后,最后到达「陶」这个地方,「陶」处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有益于经商致富,于是范蠡自称为「陶朱公」。根据史记的批注,陶应该在山东,而不是宜兴。
制缸是宜兴陶业的重要品项,范蠡更被奉为「制缸先师」。
(二)于光緖八年(公元1882年)编修的《宜兴•荆溪县志》里的〈定讹篇〉记载:蠡墅和蠡庄均以位置靠近蠡河而得名。依照《国语》的记载,范蠡「入于五湖,莫知其所终」,如果范蠡定居在宜兴,那么要寻找他并不难,因为在越灭吴之后,宜兴已属于越国的领土,且两地相距不远,怎会有莫知其所终的问题呢?此外施荡乃施荡河的俗称,其名称的由来是因在河的南北两岸均住施姓人家的关系,并非外传范蠡与西施来此游荡而得名。
(三)范蠡所处的时代为春秋末期,当时吴越地区已由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制陶业早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而且在宜兴地区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古窑遗址,这个古窑比范蠡的时代早多了。
总之,范蠡绝非宜兴陶业的开山始祖,其发财致富主要是从事农、商的经营。范蠡最后定居在陶,并且改姓朱,所以自号「陶朱公」,亦与陶业无关,其与宜兴陶业的关系,至多只是将制陶生产扩大发展到另一新规模而已。
周处塑像